不同临床表现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征的IVUS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既往普遍认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具有较高风险,需要进一步行血运重建治疗。而临床上部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管腔仅呈现轻至中度狭窄改变,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评估病变情况方面有已知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作出合适的指导,因而对于此类病变大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一项新兴的腔内影像学技术,通过将导管插入冠脉,可以获得关于管腔大小、斑块成分及病变分布等的重要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病变特征,指导治疗。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IVUS评估冠脉轻至中度狭窄的AMI与UAP患者的病变特征,并探究不同的病变特征与不同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识别高危患者并改善这部分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院同时接受CAG和IVUS检查的患者共58例,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敏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I,hs-c Tn I)结果分为AMI组或UAP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及手术操作过程影像,测量罪犯血管的管腔大小、斑块形态和钙化特征等定性及定量指标,应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MI组和UAP组在外弹力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EEM)直径、管腔直径、管腔偏心指数、EEM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参考血管CSA、管腔CSA、斑块CSA和斑块负荷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AMI组以纤维斑块为主要的斑块类型,UAP组在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各占有一定比例(p<0.001)。3.在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处,AMI组的斑块CSA较UAP组更小(6.9(4.1-8.6)对比8.9(6.5-13.6),p=0.019),但斑块负荷并没有显示出差异(p>0.05)。4.在血管重构方面,两组患者均表现为负性重构为主,且AMI组负性重构较UAP组更常见(9例(81.8%)对比29例(61.7%),p<0.001)。5.AMI组发现2例(18.2%)斑块破裂和1例(9.1%)易损斑块,比例高于UAP组(0例(0.0%))(p=0.003和p=0.037)。6.AMI组和UAP组中存在钙化病变的患者比例没有差异(p>0.05)。7.针对钙化位置,两组患者的钙化在浅表和深层均有分布,但在浅表钙化的分布上,UAP组患者多于AMI组(31例(66.0%)对比3例(27.3%),p=0.019),而在深层钙化和混合钙化上,两组患者钙化的分布没有差异(p>0.05)。8.针对钙化形态,两组患者具有相同的点状钙化检出率,而AMI组则发现更多的钙化结节(1例(9.1%)对比0例(0.0%)p=0.037)。9.在钙化形态上,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凸面钙化为主(p>0.05)。10.在钙化长度和角度上,UAP组的钙化明显长于AMI组(p=0.046),钙化角度也更大(p=0.042)。11.在最大钙化角度部位,两组患者的EEM直径、管腔直径、管腔偏心指数、EEM CSA、管腔CSA、参考血管CSA、斑块CSA和斑块负荷没有差异。虽然UAP组有7例(14.9%)患者的MLA部位与最大钙化角度部位重合,且MLA部位距离最大钙化角度部位的距离更小,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MI组和UAP组患者的血管均以负性重构为主,且在AMI组患者中更常见。2.与UAP组患者相比,AMI组患者具有易损斑块、斑块破裂和钙化结节等不稳定斑块的特征。3.与AMI组患者相比,UAP组患者的钙化斑块更多、钙化长度更长、钙化角度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与代谢风险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有关的慢性肝实质损伤性疾病。早发现明确诊断和坚持长期监测是管理该疾病的重要一环。目前,NAFLD的无创诊断方法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我们通过分析NAFLD患者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探讨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评估Fibro Touch(F
目的:探讨合并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BE)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并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30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该研究是CAP-China网络平台发起的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收集了2014.01.01-2014.12.31期间在中国北、中、南
研究背景:据估计,血栓栓塞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被认为是造成全球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内脏静脉血栓形成(splanchnic vein thrombosis,SVT)是一种罕见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内脏静脉血栓中最常见的类型,平均发病率大约为每年0.
研究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个体对药物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也是美国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极具多样性,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容易造成DILI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慢性肝病,在临床中愈发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NAFLD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在NAFLD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两种新型的炎性标志物,且二者能较稳定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程度。既往研究显示NLR、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I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三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胃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完全切除病灶甚至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可以
背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受多种疾病、残疾和衰老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出现生活不能自理,部分发展到长期卧床。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大多数病情较严重,慢性病急性加重时发展快,患者胸廓活动度降低,有效通气量、肺活量减少,更易发生各种感染。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与皮肤软组织,这与老年患者肺功能逐渐退化,加之长期卧床,肺部活动减少,肺纤维运动减弱,屏障功能降低,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坠
目的:通过比较伴与不伴并发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特点及预后转归等情况,分析CAP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高CAP患者并发症的风险识别能力。方法:本研究是由CAP-China网络(临床注册号NCT2489578)发起的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通过分析全国13家教学医院2014.01.01-20
目的:通过收集我院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入住我院的238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38例肺脓肿患者,原发、继发及血源性肺脓肿分别为159例、57例、22例。男性肺脓肿18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9
目的:sCD40L(也称sCD40154)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它大约95%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以及少部分来自T淋巴细胞等。同时已有多项国内及国际研究证实,sCD40L(sCD15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研究旨在探讨炎症细胞因子sCD40L(sCD154)是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方法:收集2020-1-1至2020-8-31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