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后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937~1949)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后期(1937~1949)是湖南遭受灾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历史时期,战争和各种自然灾害相互交乘,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数以万计的难民、灾民强烈冲击了湖南脆弱的社会经济,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医治战争和灾害遗留的创伤,慈善救济事业担负起救难、救灾的艰巨任务,其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曲折,也有发展。本文试从慈善救济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政体制的演变、救济的内容、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出民国后期慈善救济事业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今天慈善救济事业提供启示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民国后期两个历史阶段慈善救济环境的变化及慈善救济体制的演变。慈善救济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而慈善救济体制主要包括:慈善法令政策、慈善救济行政机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论述了民国后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文章从历史性的角度对前后两个阶段慈善救济事业的内容作了阶段性考察:(一)抗战期间的慈善救济主要分为临时性的慈善救济和经常性的慈善救济两大类,其中以临时性的难民救济和灾害救济为该阶段工作中心,而难民救济又是重中之重。(二)战后的慈善救济主要是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利用“联总”的救济物资对返乡难民和受灾民众的救济,其中急赈和工赈、农赈的结合,实现了救济和善后的双重任务。第四部分分析了该时期慈善救济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救济对象的复杂性与救济任务的艰巨性、救济主体的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慈善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救济形式的多样性与救济机构间的互相合作。第五部分探讨该时期慈善救济事业与湖南社会变迁的关系。慈善救济事业是组织调动社会资源,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在民国后期,慈善救济事业稳定了社会秩序,挽救了大量社会劳动力,推动了工业、农业、交通及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其他文献
探讨不同组织的织物在织造过程中较适宜的穿筘方法。对透孔组织织物,将浮沉规律相反的相邻两根经纱分别穿入不同的筘齿,以得到更明显的透孔效果。对经纱之间有滑移现象的组织
新型羊毛纱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对穿着“舒适性、功能性”方面的追求。出现了新一代的羊毛纱。新一代羊毛纱包括两个方面:纺纱技术革新和化学加工技术革新。在此,着
近年来,通过曾侯乙墓两只竹篪乐器实物的出土,以及篪乐器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学界对中国古代篪的形制及其持奏方式等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即双手同向持奏的有"底"之笛。部分学者
设计主体就是做设计的人群,本文着重从当前设计师的个体特征现象阐述设计师的身份变化、设计师的分类、设计师应所具的知识结构、技能及设计师应具的社会责任等。
期刊
<正>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国家财力支持固然必不可少,银行体系的资金融通对促进和活跃当地经济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金融业参与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决
本文阐述了同步带传动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了同步带的名称型号、带与带轮的设计计算公式、主要参数以及同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安装要求。
自然(自然界)在我们心目中是个极为亲熟而又极为神秘的概念。人与自然的复杂情感或许只有艺术才是最为恰当的倾诉方式。大地艺术一直以来都以艺术的方式回应着回归自然的理念
目的评价疏肝健脾活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疏肝健脾活血颗粒与阳性药利肝隆颗粒(1:1)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
本文主要研究1912-1937年湖南的慈善救济事业。这一时期湖南处于传统向近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期,慈善事业自然而然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新旧并存,承上启下,发展不平衡,转型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