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练习少林内功1次、少林内功2次、少林内功3次以及步行、对照5种不同的运动方案对糖尿病前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少林内功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的特点。通过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不同次数的传统功法少林内功的练习,从而达到分析探讨少林内功治疗糖尿病前期量效关系的目的。研究方法:(1)选取南京市各社区医院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共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少林内功1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少林内功3次组、对照组以及步行组五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受试志愿者维持原生活方式不变,不针对性的参加任何处方锻炼。步行组:要求受试的糖尿病前期志愿者进行每天2次的规律性的步行活动。少林内功组:以传统功法少林内功作为主要的干预方法,要求受试的糖尿病前期志愿者分别进行每天1次、每天2次和每天3次的少林内功锻炼。步行组要求志愿者每周运动至少保证在5天以上,锻炼周期则要求为连续不间断的3个月。分别在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5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的检测及监测SF-36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所得各组参数进行相关分析。(2)少林内功1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少林内功3次组,治疗结束后分析其运动量效关系。实验结果:(1)5组糖尿病前期患者3个月空腹血糖前后数据对比显示,少林内功组和步行组空腹血糖降低效果明显(P<0.01);3个月后空腹血糖数据对比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少林内功3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步行组空腹血糖降低明显(P<0.05);5组糖尿病前期患者3个月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少林内功组和步行组血糖降低效果明显(P<0.01)。3个月后空腹2小时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明显(P<0.01),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在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明显(P<0.05)。与少林内功1次组相比,少林内功3次组降低程度明显(P<0.05)。(2)5组糖尿病前期患者3个月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比较,仅少林内功3次组患者的HbA1C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数据对比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只有少林内功2次组患者的数据降低明显(P<0.05);改善程度上,与对照组比,少林内功3次组HbA1C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5组患者3个月前后空腹胰岛素数据比较显示,少林内功3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发生了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数据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少林内功组和步行组数据显示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改善程度上,少林内功组与对照组和步行组数据结果对比显示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组糖尿病前期患者3个月前后躯体健康评分(PCS)比较,少林内功3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和步行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在躯体健康评分方面,5组数据比较显示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躯体健康评分的改善程度方面,与对照组相较,少林内功1次组、2次组、3次组和步行组在PCS改善程度都明显比对照组效果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糖尿病前期患者3个月前后心理健康评分(MCS)方面相较,少林内功3次组、少林内功2次组、少林内功1次组患者的MCS均有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后MCS比较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少林内功2次组、少林内功3次组的MCS均比对照组要升高明显(P<0.05);MCS的升高程度上,其中与对照组相较,少林内功组、步行组在MCS升高程度上均较对照组更为优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少林内功1次组患者在MCS升高程度上相比,少林内功3次组糖尿病前期患者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步行组患者在心理健康评分升高程度上相比,少林内功3次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林内功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治疗方面,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少林内功与糖尿病前期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每天进行少林内功3次的锻炼,对其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效果最为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