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设计中钢结构表达的设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e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要创造建筑的形态,也就是谋求特定情态的建筑的实体形式与空间构成.在信息化的社会,建筑应该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的建筑,是人类应用技术的目的,是超越技术创造人文的建筑,钢结构在建筑形态的表达能够反映这种时代的新精神,具有先天的革命性和巨大的适应性,它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建筑功能的不断需要,使建筑适应整个城市和社会的需求,不但能延续历史气息,还增添了新的角色,它们能够满足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表现出无比的优势.该文是以建筑形态设计中钢结构的表达为研究内容.针对当今中国建筑理论重文化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从而与时代脱节,失去应有的指导作用.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盲目追求建筑的形象,而忽视了结构逻辑,没有真正实现钢结构的真实表达.鉴于此,该文试图运用建筑美学及技术美学原理,从建筑形态的整体和细部两方面对钢结构的表达进行研究,归纳了钢结构建筑表达的理念;提出了建筑形态设计中钢结构的具体表达倾向,即极端重复、极端表面同一化倾向、复杂与简单的重合、雕塑化倾向、情感化倾向、极少主义倾向、隐喻和象征主义倾向以及形态软化倾向;提出并阐释了以视觉感受为基础的形式动态感表达和以力学规律为基础的结构形态表达;结合具体实例归纳并总结了钢结构与不同围护结构相结合时的表达形式,以及其在遮阳系统和节能系统中对形态的表达.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论述和实例举证,希望有对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形态表达、构造节点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以及它们的情感体现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各种作为表象的表达形式中探求隐藏着的规律,同时能从另一侧面提供理解建筑的线索,从众多实例中学会归纳总结形式,真正意义地实现对建筑形态的完美表达,并从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建筑创作.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对滨水区的规划和开发作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历史发展、当代的规划原则和开发管理以及案例分析,建立一个深入研究城市滨水区问题的基本框架,以期在未来的研
语言清晰度是评价语言用厅堂声学环境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文利用建筑声学仿真软件ODEON,通过耳机、扬声器这两种不同的声信号重放系统在不同听闻条件下评价厅堂的汉语语言
永安山区地处闽中偏西,历史上向来交通不便,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抗战时期其还曾作为福建省临时政府所在地,并达七年半之久。这里隐藏着许多优秀
该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空间形态变化的因素:城市发展使原本紧张的大学校园用地更加短缺,城市化进程促进大学校园发展的同时,也制约大学校园的发展: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
近年来针对生态建筑的各项研究走向深入.该文在继承一些专家同行理论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回顾了生态建筑运动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与深入,从气
无论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研究普遍关注的重点都在各类型建筑包括住宅建筑设计中资源和能源节约利用同室内舒适度要求相结合.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中同类问
论文首先对住区、休闲、住区休闲设施的概念、内容、性质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目的是理清论文的基本概念及研究依据;在对住区休闲设施的发展历程进
该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了目前问题之所在和课题研究的意义,并确定了该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大学校园交通系统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回顾,并从而找出其内部发展规律,
伺堂之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一宗族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祠堂建筑是宗族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和形象揭示者,也是中国古代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其选址,平面形制都有强烈的“礼制”
该文借助于视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对建筑造型中的视觉"力"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建筑造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