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审美特质与笔墨表现研究——以当代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作品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演进中,中国山水画逐渐成为了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史从来没有脱离自然与艺术、“造化”与“心源”的关系。山水画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画家的笔墨语言特征,都和其作品描绘的地域有着直接的联系。画家本于自我的自然审美观念,用“本我”为主导,进行自然审美活动,用笔墨语言作为造型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山水画艺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桂林的漓江山水有着丰富的自然风貌,其姿态奇异,气象万千,意趣深远而含蓄,许许多多的中国画家以画漓江山水的精彩作品,为中国画坛留下了无数瑰宝,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不断发展。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以小见大地对漓江流域多样性的审美特质及山水画笔墨表现开展研究。并以张复兴、黄格胜、白晓军等桂林本土画家绘画作品为着眼点,深入地挖掘其风格及其精神内涵。  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漓江的审美特质,首先简述漓江流域多样性的自然风貌;其次论述了漓江流域丰富的人文内涵。漓江流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交相辉映。正是这种特质与内涵,使得漓江流域自然风貌被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赞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画家并成为一个独特的山水画表现主题。  论文第二章是全文论述的重点,主要谈桂林本土画家的山水画艺术风格与笔墨表现。在第一节中写张复兴、黄格胜、白晓军等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第二节是对桂林本土画家的艺术风格进行解读,当代桂林的张复兴、黄格胜、白晓军、肖舜之、徐家珏、陈兵等本土画家,不仅得到漓江流域山水自然及人文风情的滋养,还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原和岭南文化艺术传统积淀的熏陶。在继承传统和感悟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艺术风格,其艺术风格是依托于笔墨语言来实现的。第三节是本文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他们的作品来领略桂林本土画家多样性的笔墨表现,进而领会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以及笔墨所传递的民族文化本质,从中梳理出一条线索,引领我们更好的把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去继承和发扬光大。  论文第三章主要论述漓江流域多样性的审美特质与笔墨表现对山水画创作的启示。第一节主要阐述桂林本土画家的山水画创作原则,总结他们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影响之下进行的绘画实践探索,及其丰富的艺术成就。第二节则是桂林本土画家笔墨经验对山水画创作的启示。桂林本土画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生活,把现实的漓江山水和心中的漓江山水完美结合,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笔墨语言的表现境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笔墨表现对山水画创作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景建树,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是一位创作形式博广、作品风格鲜明的音乐创作家。他的音乐作品数量丰厚、体裁多样、取材民间,且时代风格凸现,民族风格鲜亮。多年的创作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媒介的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媒介融合”趋
车站主体暗挖大断面穿越建构筑物时,会对建构筑物产生一定变形影响,能否合理控制建筑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至关重要,直接决定车站采用何种工法。论文以北京地铁某车站为例,通过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论文从索单元的静力平衡关系推导出悬索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坐标的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求解分段悬链线索单元坐标求解的有限元迭代格式,用于悬索桥成桥状态主缆找形分析。
绘画状态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所具备的普遍状态,纵观中外美术史进程上艺术家与状态的关系,可以看出绘画的状态有两层内涵,一是绘画本体作为一种状态而表现在艺术家身上,是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刊讯:6月24日,省发展改革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在省政府综合楼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晓东同志作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他首先回顾了我委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