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加工与心理理论关系及干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作为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障碍。Baron-Cohen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该群体存在心理理论缺陷有关。心理理论主要涉及个体对自我或他人在意图、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方面的认识,并根据这些认识对他人行为做出推断。已有研究表明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存在密切联系,因为补语句法可以允许一个命题或句子嵌套在另一个句子中,而命题的真假性并不影响整个句子的真值。de Villiers等研究者认为补语句法为心理理论表征提供了思维框架,有助于儿童理解他人信念。然而另有研究者认为该句法对心理理论理解并无独特作用。补语句法与汉语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关系如何?该句法能否促进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这对揭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表征,理解他人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因而,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已有成果,通过横断研究方法、干预研究方法来系统探讨补语句法加工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比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此关系中的异同,揭示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的潜在表征方式。本研究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首先阐释了孤独症和心理理论的概念、相关理论模型以及研究范式。其次,梳理了语言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任务语言形式在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中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研究继续探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共有三个研究。研究一,从句子层面探讨补语句法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了不同结构类型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匹配的正常儿童心理理论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动词短语结构补语句法、小句结构补语句法理解能力显著弱于正常儿童。不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孤独症儿童得分都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在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下,孤独症儿童可以通过动词短语结构补语句法、小句结构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在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下,只有小句结构补语句法能预测心理理论。这表明随着心理理论任务语言要求提高,孤独症儿童对其表征的句法更加复杂。正常儿童仅在语言形式任务中采用小句结构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这表明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在心理理论表征上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实验二考察了补语句法句义因素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匹配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句义一致补语句法、句义不一致补语句法理解能力弱于正常儿童。不论是语言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任务,句义不一致补语句法都能显著预测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孤独症儿童能通过补语句法的句法知识理解表征心理理论,但仅在语言要求较低的心理理论任务中体现出来。当心理理论任务的语言要求提高时,孤独症儿童需要整合补语句法句义知识来理解表征心理理论。研究一从句子层面支持了de Villiers等人的观点,也为孤独症儿童通过语言等社会认知成分表征心理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从谓语动词角度探讨了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影响,同样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三分析了不同类型谓语动词在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加工含有交流动词、感官动词补语句法的能力与同语言能力水平的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但显著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含有交流动词的补语句法能够预测孤独症儿童、正常儿童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含有感官动词的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这表明补语句法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受到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四考察了谓语动词不同事实性词义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事实性和非事实性补语句法成绩与语言能力匹配正常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落后于年龄匹配正常儿童;在反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上显著落后于语言能力匹配、年龄匹配正常儿童。孤独症儿童在理解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上表现最好,反事实性补语句法任务次之;而两组正常儿童的结果与之相反。这表明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含有三种词义的补语句法理解上存在不同特点。反事实性补语句法能够显著预测孤独儿童语言形式、非语言形式心理理论;当心理理论任务语言要求较小情况下,孤独症儿童还可以通过事实性补语句法预测心理理论。正常儿童只能通过反事实补语句法预测语言形式心理理论。研究二从补语句法谓语动词类型和词义层面,进一步证实了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心理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表征方式。研究三,基于研究一、二以及已有研究结果,采用干预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补语句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验五中,非语言智力及语言理解能力接近的四组孤独症儿童分别接受补语句法的句法结构干预、补语句法句义干预、补语句法反事实动词及句义干预、简单句子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三种补语句法干预都提升了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成绩;反事实动词结合句义的补语句法干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补语句法句义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要优于句法结构干预;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能力提升需要进行专门干预,无法从一般语言干预中迁移泛化。第三部分为综合讨论,首先从语法成分角度探讨了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对心理理论的影响。其次,从语义成分角度进一步阐述两者关系,并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语言等社会认知成分在汉语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理解中的适用性。最后,指出本研究在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方向。本研究创新点:系统探讨了补语句法与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关系,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表征方式,为心理理论两成分理论模型的社会认知成分提供证据支持。采用干预研究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补语句法干预对孤独症儿童补语句法理解以及心理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持了补语句法促进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观点,为孤独症儿童语言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收集、统计近年中药治疗干眼症所用的具有临床疗效的方剂、单味药等,分析其用药规律(包括单药使用频率、功效、性味、归经等)。方法:计算机检索2015—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分析中药治疗干眼症的单药使用频率、功效、性味及归经等用药规律。结果:单味药使用频率排名前10位的药物是麦冬、枸杞子、生地黄、当归、菊花、白芍、茯苓、熟地黄、山药
目的了解医学生自我效能感、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的关系,并探讨手机成瘾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及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239例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行为(r=-0.249,P<0.01)和学业倦怠行为(r=-0.231,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机成瘾与学业倦怠行为(r=0.463,P<
报纸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非遗文创作品成为一个流行趋势,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也日益见长。剪纸、根雕、舞龙等形形色色的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也面临着短板与困境。新兴科技的发展,自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外来文化的渗透,让非遗的传承日益艰难。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培养基地,如何让非遗文化、非遗传承深入青年大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喜爱非遗、乐享非遗,如何将非遗知识、非遗文
期刊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
车用氢能(以下简称"氢能")涉及制备、储运和加注多个环节,且各个环节对氢能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系统性的对策建议意义显著。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氢能的制-储-运-加全环节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欧洲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管道运氢现状,总结并借鉴其发展经验。基于我国氢能的制-储-运-加全环节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在符合我国国情前提下,针对性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构成人类基因组中成员最多的蛋白质家族,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也是很多重磅药物的作用靶标。但由于其七次跨膜结构域(seven transmembrane domain,7TM)的疏水性及其多重构象性,使得很难在体外得到高纯度、均一、稳定并且有活性的蛋白用于结晶实验。引入热稳定性突变是克服该困难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
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
肥胖的全球流行离不开食物的易得性,高能量和美味的食物促进非饥饿状态下的摄食行为并通过增强效应指导后续的饮食选择。代谢需求之外的暴饮暴食等不良进食行为,使机体能量摄入量超出代谢平衡所需,最终导致脂肪积累和肥胖的产生。基于不当摄食行为引起肥胖的广泛性及记忆对摄食行为调控的重要性,我们将研究聚焦于摄食行为的中枢调控。边缘奖赏系统和摄食中枢等脑区和环路对摄食行为的调控受到代谢需求(维持体重和能量代谢功能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