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元素对激光增材制造Ti-Zr-V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因其高的比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可焊性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化工、医疗等领域。但由于钛合金高的比屈服应力和低的导热率,是典型的难加工合金体系之一。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能实现高性能复杂零件的无模具、高密度,近净成形,并兼有柔性高、周期短、控形控性一体化等优点,是当前钛合金加工成型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国内外针对激光增材制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形设备、相关软件、工艺参数的控制方面,而对材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开发一种既适合激光增材制造工艺特点,又能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合金材料迫在眉睫。本文在Ti-Zr二元合金的基础上,利用“团簇+连接原子”模型的设计思想,通过合金化的手段,向其中加入β-Ti的同晶元素V,设计出五组不同V含量的合金成分。利用XRD、SEM、EPMA等现代微观分析技术本系统分析了在激光增材制造非平衡凝固条件下Ti-Zr-V合金凝固组织特征及其随V含量演化规律。又在激光增材制造Ti-Zr-V合金微观组织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合金的成形性、力学性能、耐蚀性与V含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制造的Ti-Zr-V合金的物相为β-Ti单相,其显微组织主要由表面不规则等轴晶和中下部的柱状晶组成。随着V含量的增加,柱状晶和不规则等轴晶的晶粒都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同时导致合金的晶内偏析程度也会增大。对其成形性的研究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其流动性会变差,表面粗糙度也会变大,成形能力降低,并且在1.25 at.%V时,其合金流动性和成形性最好。对其力学性能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硬度逐渐增大,在6.25at.%V时,硬度最大(510HV左右)。在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磨损机理主要是是磨粒磨损,随着V含量的增加,耐磨性逐渐增加,在6.25at.%V时,耐磨性最好。其压缩断裂机理为解理断裂,随着V含量的增加,其压缩强度和塑性均出现了先升高后略微降低的趋势,这是显微组织的细晶强化和晶内偏析共同影响的。在3.75at.%V时,其最大压缩强度可达1048.95MPa,其延伸率变化范围为9.12%~11.43%,这表明V元素对其塑性影响不大。其耐蚀性的研究表明:在1mol/LHCl溶液中,耐蚀性随V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6.25at.%V时,合金的耐蚀性最好。
其他文献
由于某保险公司的系统产品“框架林立”,接口标准、数据标准不同,导致系统建设质量、功能拓展和运维工作复杂度不断提升,各系统均需要复杂的数据维护、管理手段和处理,数据维
现存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因而许多研究者提出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现有网络架构结合以拓展网络规模。因此,随着无线Mesh网络
微流控技术是在几百微米甚至更小的通道中对流体进行操纵完成各种实验的技术。它能做到运用微量的样品或试剂进行具有高分辨率的分离和检测。而微流控芯片是实现微流控技术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越来越得到重视,以此更好地保护公共环境权益。尽管中国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逐步完善,但由于其特有的
医学成像技术为无创诊断创造了机会,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涉及的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形成过程与图像计算过程。在形成过程中,压缩感知磁共振成像(CS-MRI)允许以
银作为活泼贵金属在地球上储量有限,用途广泛,电子工业、摄影等行业产生的含银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氨基苯酚化学性质活泼,是很多有机物的中间体,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医药、橡胶、染料等行业行业。工业上用催化还原法制备对氨基苯酚,常用贵金属催化剂虽然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但是价格昂贵,不利于广泛使用。本文利用多巴胺的胶黏性和还原性以及D001树脂的靶向传质特性将废液中银离子吸附-回收制备树脂
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作为生物燃料的代表,其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是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生物柴油的生物催化大多采用将脂肪酶催化剂制备与转酯化反应分开的两步策略,反应过程易受副产物甘油的抑制;而生物合成大多采用产油量有限的大肠杆菌或酿酒酵母作为宿主,基于脂肪酸代谢途径改造的胞质从头合成策略。本研究针对目前生物柴油催化与生物合成中的制约问题,采用产油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我国当前推进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速裁程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使值班律师制度的功能最大化
基础隔震结构和层间隔震结构在常规地震(如远场地震)和高频短周期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在近断层等具有明显位移和速度的长周期地震作用下会放大隔震支座上部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相邻非隔震结构间连接耗能装置被动控制体系在长周期地震(如远场长周期地震)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在高频脉冲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不理想。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针对上述两种单一被动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随着抗震设计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将
调磁体弯管型相交轴磁齿轮和传统相交轴磁齿轮相比具有永磁体利用率高、输出转矩大、传动效率高和转矩密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车辆、工程、食品、医药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该传动系统的动力学问题,为优化系统的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调磁体弯管型相交轴磁齿轮传动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使用Maxwell电磁分析软件对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传动系统的磁耦合刚度;提出了该系统的动力学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