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线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遗产廊道、文化线路等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以中国大运河、长城为代表的文化线路逐渐成为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研究的热点,跨区域、大尺度的文化遗产逐渐被大家所认知和接受。但从各地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国情的不同,这些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仍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修正。另外,与大运河、长城相比,我国还蕴藏了许多影响力稍弱,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独特价值的此类文化遗产,它们的保护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而如何兼顾其保护、传承和利用,也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线型文化遗产是由文化线路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分类,目前也尚未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在关注度、影响力和推广度等方面也不如文化线路,但线型文化遗产具有更大的灵活度和改良空间,如果通过进一步的发掘和完善,有可能成为适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保护思路和方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1]”。江苏作为示范段,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研究基础,快速开展了系列研究和探索,本次论文正是以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为实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首先构建了一套由价值评价体系、核心资源遴选评价体系和资源空间富集度评价体系构成的综合评价系统,为制订具体保护利用策略提供基础支撑。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树立整体意识和大保护观,重点关注历史脉络和整体格局,将生态环境和沿线各类资源融为一体,探寻核心遗产价值、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重点,制定适合的保护措施,创新多元化协作保护机制,合理制定近远期实施计划。在文化传承方面,结合创建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集聚城市关键的文化资源要素,突出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功能属性,推动高水平的文旅融合,并加强文化展陈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及空间载体。在文化利用方面,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倡导资源的开放共享,把文化资源调动起来,与社区建设、景观风貌、生活游憩、文化教育、新兴产业等共建、共享、共治,融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焕发和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促进城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加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渐增加,居民的消费理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改变,中国作为食用油消费大国其消费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行业内的每一个参与者。食用油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产品价格和质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食用油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其产品虽然已经高度市场细分,但仍然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的现象。A集团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以加工大豆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策红利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城乡空间发生巨变,乡村空间得以重构,城乡发展失衡的矛盾日益显现。基于新时代乡村发展期待,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此,本论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宜昌市村庄为研究对象,结合宜昌市村庄发展的需求导向,提出宜昌市村庄规划策略。论文重新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内涵,梳理村庄规划呈现的综合性、差异性、主体性、实施性等基本特征。从思维理念、规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广大乡村在环境、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着较为剧烈的变化。乡村既是城市的广阔腹地,也是社会经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的长期的发展推演过程中,积累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成千上万乡村的缩影和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表征。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有着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城市的空间功能的拓展对周边地域空间功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城市外围区域的新城功能日益丰富,功能体系不断完善。例如:基于城市经济增长新区域的不断拓展而逐渐形成的产业新城聚焦了城市大量基础功能,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节点,形成了极具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产业新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对周边地域的城市化建
近40年来,中国大中小城市全面开花,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恶化、经济风险加剧、交通拥堵、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变“鬼城”等问题屡见报端。今年春节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为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及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是相互关联的。随着全球化加剧,城市将更加深度的融入到全球大分工中去,未来的城市将更具科技感、更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园绿地在城镇空间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作为城镇居民进行游憩的主要载体,如何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使用人群多样化游憩需求,是公园绿地发展的核心问题。面对城镇居民日益提高的美好生活需求,公园绿地作为主导功能为游憩,兼有生态作用的绿化用地和城镇空间重要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宜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满足城镇居民丰富多样的游憩需求,在规划时应更多地考虑公园绿地
学位
农村发展情况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较慢的速度中,发展进程相对落后,农村发展水平的提升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突破点。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7年乡村振兴的概念被提出,并从被认知到逐步被认可,如今提升到战略层面,可见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点。201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实施解决现实农
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我国新时代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系统性的难题。近几年来,各个城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引下,逐步摆脱过去扩张型的规划模式,转向存量挖潜的规划方式。如何对城市中的存量土地进行再利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成为了贯彻城市双修、存量挖潜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更新是对于化解改革开放初期遗留下来的土地使用期限与用地企业无法同寿命的难题的重要尝试,在
在城市空间结构普遍趋于多中心演化、互联网经济赋能餐饮行业引发全新变革的背景下,餐饮业愈发成为城市经济繁荣度、文化辨识度、环境宜居度的直观体现。而餐饮设施是餐饮行业在空间维度的直接载体,对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从供给侧来看对完善城市服务业格局、从需求侧来看对城市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和交际需求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商业服务业集聚理论为视角,提出餐饮设施空间分布格局描述与演化的研究维度,以哈尔滨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