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建构与话语策略:《纽约时报》对北京冬奥会报道的媒体网络议程研究

来源 :林小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海外观察中国发展,建构中国形象的窗口。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关系动态演变,研究国际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有利于提升我国体育赛事国际传播水平。本文以国际知名媒体《纽约时报》的电子版为研究对象,选取从2015年7月31日到2022年3月20日有关北京冬奥会的全部442篇报道,基于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运用内容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及话语分析揭示其话语策略,旨在呈现《纽约时报》关于北京冬奥会的报道特征、媒体网络议程和议题关系建构方式,探析该议程对美国乃至国际公众的说服力与现实基础。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参与报道北京冬奥会的记者中,大部分人擅长政治、社会等非体育领域,报道版面多涉及亚太政治关系。常使用匿名信源和间接引语,采纳他国政府机构的官方发言,削弱中国各方声音和他国民间话语,常以记者亚裔身份为中文读者构造心理接近性。议题关联方面,本文按照关联强度将九大议题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等四类。分析发现,全球性议题较少,区域性议题较多,尤为关注中国政治、国际关系议题,聚焦中美关系。对于中国体育议题报道较为积极,世界卫生安全议题相对客观中立,很少关注经济议题。受国际局势等影响,议题关联凸显较强的目的导向而非事实导向。关系建构方面,《纽约时报》“部分真实+主观解读”的话语策略十分迂回灵活:一方面认可中国体育建设、运动推广成果和冬奥闭环管理效率,承认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历史溯源;另一方面采用人权自由、民族主义、国力竞争等抽象价值诠释和矮化北京冬奥会,同时支持各国参赛来扩大体育市场和影响力,塑造中国与其他国家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另外,《纽约时报》媒体网络议程的语义关系以中立和消极为主,构建表面客观、实际消极的语义关系,其说服力基础来源于普遍性认同的客观事实、迎合受众偏好而有吸引力的媒介现实和政府权力渗透的社会共识。西方媒体机构与国家利益、政府意志形成话语立场一致的共同体。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认为我国的体育赛事国际传播可以从重视报道的体育本位属性,增加趣味性丰富度;借鉴《纽约时报》话语策略,加强舆论疏导管理和相关平台建设;突出少数民族等多元民间话语,强调全球共享价值三方面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正>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了更多的期待。认真领会报告精神,做好新时代道教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切实体现了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报告中公布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回应了百姓关切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上,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