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zhi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发电是集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生态环境于一体的重大课题,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 本论文对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进行研究。建立由光伏阵列、功率主电路、控制系统等模型组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前基于外特性建立的光伏阵列模型虽简单、参数易解、易懂,但仿真精度低,故提出基于物理特性并考虑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对光伏阵列影响而建模的方法,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严格对应,精度高;系统控制涉及输出波形控制和功率点控制两个闭环环节,均采用PwM技术实现。以往采用的单级控制是在功率变换环节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以及其他并网控制的。这种方式效率较低,控制复杂,精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分级控制,在斩波变换电路中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逆变电路中实现输出波形控制及其他并网控制。降低了控制复杂度,提高了各级控制精度;最后将几种典型的现代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按照分级控制方式应用于本论文所建立的并网发电模型并仿真,分析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总结出每种算法所适用的应用环境。 基于PSIM和MATLAB接口技术,可利用MATLAB强大的控制策略扩充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但因所用试用版软件故未能实现该功能,此外孤岛问题也是并网发电中一个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借助MATLAB中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技术对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研究,并且针对孤岛问题以及保护问题作更深层次的研究。
其他文献
航天器燃料箱内的液体晃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燃料箱内的液体晃动也曾直接导致航天任务的失败,如何抑制航天器贮箱内的液体晃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航天工
随着大量的分布式发电单元接入电网,微网成为其入网运行的一种有效解决手段,而邻近区域内的多个子微网系统又可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多微网系统。在微网逐步迈向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多微网系统已取代单个微网成为了新型的电网研究热点。多微网系统能量管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多微网系统内部多个子微网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以及多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进行合理有效的功率交互。与单个微网相比,为提高多微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确保一定
学位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性好、减振性好等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并列的四大材料体系之一。先进复合材料能有效地减轻航
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和电力负荷的增加,电力系统超高压输电线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杆塔高度相应越来越高,雷电击中杆塔顶部的几率增加。雷电击中杆塔顶部,雷电波沿杆塔流入大地,杆塔电位瞬时上升,这就可能导致绝缘子闪络,导致输电线路上出现雷电过电压,该过电压沿着线路入侵变电站,引起雷击跳闸事故。为了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准确评价输电线路上的雷电波性能就显得很重要,而正确模拟输电线路杆塔在防雷计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移动机器人导航领域,未知环境下的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SLAM问题中,机器人要在自身位置和环境地图信息都未知的前提下,递增地创建导航环境地图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Coupling Wir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作为一个新型的非接触供电技术被提出之后,迅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不少学者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电路结构、线圈设计、传输特性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而对系统效率及相关性能有着重大影响的前端高频电源则研究较少。目前系统前端高频电源主要由信号发生
本论文以明渠均匀流和不同流动类型的非均匀流来划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光滑壁面明渠垂向流速分布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比了均匀流和非均匀流不同的水力特性,得出了
近几十年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电能治理领域,面向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应用较广,技术也趋成熟。在中高压配电网中,一种基于H桥拓扑的多电平链式结构
本文以非线性弹性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板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考虑地基非线性效应时四边自由矩形板的弯曲和稳定问题,以及非线性弹性地基上具有传力杆的间断矩形板的弯曲
运行硅橡胶绝缘子存在憎水性下降或完全丧失的情况,导致其耐污闪电压下降,增加了污闪事故发生的几率,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地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亟需展开有效地憎水性检测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