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事件的仪式化——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为范本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进行了探讨。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媒介事件”这一专业术语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带来“虚拟的真实感”,还有一种“参与的仪式感”。而媒介事件被策划、传播以及收看的过程成为“媒介仪式”的前提和主体。换言之,媒介仪式其实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表述”。鉴于其“盛大性、神圣性、庆典性和融合性”,媒介仪式目渐成为大众媒介吸引受众的重要筹码。论及媒介仪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无疑是最典型的个案。凭借一幕幕宏大的画面和解说词的煽情演绎,这些媒介事件为人们带来一种情感上的融入和心理上的寄托。不仅如此,这一集体性的体验同时也让人们进入到一个神圣的仪式过程,于是,社会整合和文化认同也由此实现。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介事件呈现出明显的仪式化特征,而其浓郁的商业化色彩和意识形态力量也开始展露无遗。适因于此,对之进行研究与反思已刻不容缓。   围绕“仪式”概念,文化人类学的“神话-仪式”、“仪式-心理"和“结构-功能”等诸多学派对其进行了阐释。而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传递观”和“仪式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且存在递进关系。进而视之,媒介仪式一方面包涵媒体传播的仪式性内容,另一方面其传播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仪式。从形式上看,媒介仪式十分讲究“奇观化”及其相伴而来的视觉快感,因为这种快感有助于仪式功能的实现。不过,“媒介奇观”的产生还有赖于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它的存在也向人们宣告了视觉时代的来临。就本质而言,媒介奇观不只是各种形象的集合,其背后实则蕴含着深层次的传播意涵。一方面,它成为现代人维系情感、获得认同的纽带;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而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历史和文化也各具特色,因此,成功的媒介仪式不可以局限于本土抑或民族,它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宣扬普适性的意识形态。诚然,媒介仪式有其传播优势,但也无可避免存在局限,如文化语境的冲突、商业利益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消解,等等。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更多地强调仪式的传承和创新,而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开辟的“亲民、节俭、环保”之路既符合世界潮流,也体现了官方执政理念,同时它还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谓“多赢”之举。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河北省交通厅党组始终坚持一手抓交通建设不动摇,一手抓廉政工作不放松,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形成了包括廉政责任机制、预防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内的“四位一体
期刊
科学家群体历来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人群,在众多研究方向及庞大的样本数量中,本文从传播范式角度切入,探讨较长时间段内传播范式的变化与科学家形象构建的关联性,这一思路将以
期刊
简单阐述了高路堑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提出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Th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of p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客观状况总体上、综合性的认知和评价,是民族精神和国家力量的象征,是主权国家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具体体现,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全球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性特色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渐渐失去生存空间,布努瑶文化也同样面临着巨大冲击。如何传承本民族文化,已从学界声音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话题。而相
贵刊2006年第7期的《货梯安装前的准备》一文中提到"货梯主机的吊钩可采用直径25mm螺纹钢筋",我觉得不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