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腹杆桁架加强层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低层建筑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即产生,这些建筑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也对结构的受力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极大地提高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水平侧移。然而,设置加强层也会导致建筑物高度方向上刚度分布不均,引起薄弱层的内力和变形的突变,这种结构内力分配不均的情况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形成薄弱环节,难以形成良好的屈服机制,从而导致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倾覆。目前,国内外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大多采用梁式加强层的形式,很少有针对带斜腹杆桁架式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针对带斜腹杆桁架式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和设计软件PKPM对12个设置不同位置、不同数量、不同刚度的带斜腹杆桁架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自振周期、地震力、楼层侧移和内力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总结出综合考虑结构最大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时加强层的最优位置和数量的布置方案以及加强层数量和位置对各楼层内力、框架角柱、边柱以及芯筒墙肢内力的作用规律。2.采用Midas/Gen和EPDA&PUSH软件对四个在不同位置处设置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做了静力弹塑性阶段的受力性能研究。得出塑性铰的开展规律,对比分析了四个模型的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层间剪力曲线和层间位移角曲线,总结出加强层对底层框架角柱及结构的延性比的影响规律,总结出各模型的性能点的特性,以及剪力在芯筒与框架之间的分配规律。3.本文采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四个在不同高度处设置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模型在弹性阶段两种荷载作用下的伸臂弯曲刚度比、伸臂剪切刚度比、框架柱弯曲刚度比和核心筒弯曲刚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及伸臂剪切刚度比对边柱轴力的影响,并得出其合理取值范围。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对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异形柱(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研究。整个工作是在前面两届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的。构件层面的设计是比较完善的,设计方法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和优化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智能优化方法。在广泛阅读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遗传算法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中的相关内容进行
水污染的不断加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越来越被关注。同时由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因此先进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其中,臭氧氧化法及臭
纤维增强塑料(FiberReinforcedPlastic,简称FRP)是一种新型复合纤维材料。国外对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材料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接近,并且具有轻质、高强、抗腐蚀、耐疲
我国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质、地形条件极为复杂,铁路桥梁分布较密,且高墩、大跨桥比例较高,需要修建大量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桥。本文在已建成的桥梁基础上,进一步开展
无背索斜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体系新颖的斜拉桥,它最大的特点是利用倾斜的塔柱自重与来自主梁的重量和轴力相平衡,组成一种传力体系。无背索斜塔斜拉桥受力复杂,尤其是塔墩梁固结
由于现代建筑结构的造型、布局形式的多变,结构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往往不重合,因此在地震作用下结构除发生平动外,还会产生平—扭耦联的扭转反应。理论分析与震害现象表明
目前,由于锈蚀造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已经成为当今土木工程界的一大灾害,尤其是在造价高、社会影响大的桥梁工程中。因此,对于锈蚀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土
体外预应力为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一种,因其能降低结构整体造价和提高施工效率,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大量采用,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对现存结构的加固方法.为进一步在国内推广应用体
目前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大都用COD、BOD等常规指标表征,但这些指标的测定具有一定局限性。污水中大多数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芳香烃、双键或羰基的共轭体系,能在紫外光谱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