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反应过程及其衰减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元素,供水管网是连接用户和水处理厂生产的优质饮用水的桥梁。但供水管网中饮用水在输配的过程中往往受水中残余微生物、管道生物膜、消毒副产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水质恶化。因此,保证供水管网中饮用水水质安全对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的化学反应路径、氯和二氧化氯联合作用下供水管网消毒剂衰减模型及供水管网中途加消毒剂点优化布置与运行进行理论研究与深入分析,阐述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作用对保障供水管网中饮用水水质与供水管网中途加消毒点优化布置的重要作用,提出保障供水管网水质安全的有效措施。饮用水消毒是保障饮用水水质的重要环节,氯、二氧化氯、一氯胺、臭氧等消毒虽然广泛使用,但这些消毒剂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机理研究旨在通过烧杯实验、静态管段实验、管道动态实验及现场实验分析pH值、温度、总有机碳、管材等因素对氯和二氧化氯两种消毒剂在供水管网饮用水消毒过程中耦合作用的影响,探讨供水管网中氯和二氧化氯耦合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充分利用两种消毒剂各自的优点,避免各种消毒剂存在的缺陷。通过对不同水质条件下烧杯及供水管网中不同配比的氯和二氧化氯进行实验与分析,确定氯和二氧化氯最优投加比例。结果表明,氯和二氧化氯两种消毒剂联合使用时氯和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发生耦合作用生成二氧化氯,氯消毒剂消毒副产物三卤代物生成量有所降低,饮用水消毒持续时间增长。氯和二氧化氯联合作用下供水管网中消毒剂耦合衰减模型研究针对传统水质模型仅对单一物质进行模拟的局限性提出的崭新方法,通过氯和二氧化氯耦合反应方程计算两种消毒剂浓度及氯酸盐、亚氯酸盐等物质浓度在饮用水输送过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实现对供水管网饮用水中多种物质计算分析。传统水质模型假设饮用水传输过程中饮用水中物质通过平流输送,忽略纵向的物质扩散,而我国供水管网规模庞大,拓扑结构复杂,在管网末梢容易出现死水现象,因此,本文在供水管网消毒剂衰减模型中引入消毒剂扩散模型,对传统余氯衰减模型进一步完善。通过扩散方程模拟管段内消毒剂输送过程,改进管网末端流速较低管段内消毒剂输送模型。氯和二氧化氯联合作用下供水管网中消毒剂扩散模型将两种消毒剂在饮用水中输送过程划分为对流、扩散、反应、混合等阶段,以拉格朗日法为基础进行模型求解。本文以我国东北某大型管网为例,进行氯和二氧化氯联合作用下供水管网中各种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浓度分析。本文提出供水管网中途加消毒剂点随机规划模型。首先通过供水管网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供水管网中途加消毒剂点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中途加消毒剂点优化布置的可行范围,然后通过混合遗传算法进行加消毒剂点优化定位,最后将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及水质模型的不确定性引入中途加消毒剂点优化布置模型中,通过随机规划方法进行中途加消毒剂点最终定位。本文建立供水管网实时模拟模型,提出消毒剂投加量交互式控制方法,建立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供水管网实时模拟模型,实时获得供水管网运行信息,利用SCADA系统实时数据对供水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实时仿真模拟,通过供水管网氯和二氧化氯浓度分布实时模拟实现供水管网中消毒剂浓度交互控制,以我国东北某大型管网为例进行供水管网中途加消毒剂点优化布置研究,建立供水管网消毒剂投加交互式控制方法,交互控制中途加消毒剂点消毒剂投加浓度。
其他文献
应用LS-DYNA有限元程序,采用ALE方法在不改变侵彻体的材料、体积和质量情况下,对不同长径比的侵彻体侵彻半无限厚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侵彻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图像和变化
公益诉讼工作全面铺开的半年来,大量案件在诉前程序得以解决,但是对于公益诉讼这一全新的制度,在实践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制度构建上仍存在一定的可建设性。本文以环境行政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妇女孕前自我健康评价和自然流产的原因及差异。方法采取现况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并建立
介绍了自动售检票系统(简称AFC)所使用的不间断电源(简称UPS)的工作原理和在地铁中的作用,以及日常维护。
我国员工敬业度水平整体不高的严峻现状已引起各界的关注和探讨。以357名中国企业员工为样本,基于角色理论,从关系及感知双视角探讨工作-家庭平衡积极渗溢的两维度,即家庭-工
最近几年,关于印企用工问题的讨论经久不衰:印刷企业到底怎么了?这一代年轻人又是怎么了?针对此话题,我们采访了曾在或依然在印企工作的三位职工,还原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探
在强烈地震等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有能力立即对结构的安全状态包括损伤情况作出评估,将能保证工程结构设施的安全运行。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先进的损伤识别技术,利用事件中的响
以往人们评估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多采用突然移除某一主要竖向构件的做法,较少涉及掉落构件(或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碰撞作用。结构发生落层倒塌(即结构某层或该层绝大部分突然
本文介绍了既存建筑立面亮化改造的几种常见方法,阐述了既存建筑立面亮化改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明确了既有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