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雾霾污染治理和区域协作——基于对中国城市群的时空分解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之相伴随的是特征复杂的城市雾霾污染和城市治理者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的努力。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发布后,城市雾霾污染大幅降低。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进程,包括人口、经济、土地三方面城市化。那么,城市化各方面因素和城市污染治理对雾霾污染的贡献呈现出怎样的时空变化?各因素的贡献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大气十条”政策强调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能否协调城市群内的雾霾污染治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对2005—2018年期间中国八大城市群,共计141个地级市的雾霾暴露指标进行分解。贡献因素上考察了人口集聚和人口密度、城市扩张、经济增长、排放强度,分别用于衡量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城市污染治理;方法上选取了时空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以便更有效地对分解结果进行跨城市群、跨时间段和城市群内部,即中心-外围城市的多维度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2005—2018年期间,城市扩张和经济增长主要促使城市群雾霾暴露上升;人口密度和排放强度主要促使城市群雾霾暴露下降;人口集聚因素的贡献主要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为正,但2016年后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变为负。(2)2013年“大气十条”政策发布后,排放强度对城市群雾霾暴露的促降作用在增大,同时城市扩张和经济增长的促升作用在减小,体现出更有效的城市污染治理和更清洁的城市化进程。(3)“大气十条”政策促使中心城市实现了环境友好的城市化,但外围城市的雾霾污染与城市化之间还未脱钩。人口集聚开始促使中心城市的雾霾暴露降低,但小幅提高了外围城市的雾霾污染;在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城市扩张两个因素与雾霾暴露之间已经脱钩,而在外围城市,经济增长和土地扩张仍大幅加剧了雾霾污染。(4)“大气十条”政策促使外围城市加强了雾霾污染治理,大幅降低了雾霾暴露,有助于减少中心城市的输入型雾霾污染,缓解中心城市的治霾压力。凸显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城市群实现清洁空气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建议在城市群层面,继续推行“大气十条”等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城市之间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治理经验上的合作交流;在城市群内部,针对外围城市的人口、经济和土地三方面城市化,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倡导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发展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新城区环境治理,完善“生态工业园”建设。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的通用目的技术,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国都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与支持,我国对人工智能也愈发重视。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学者多研究人工智能与就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少有文章实证研究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因此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工智能对经济增
学位
以属地管理、部门管理、行政管理为基本特征的单一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对解决跨界污染等系统性、复杂性的环境问题存在局限,亟需探索一种新的环境治理模式。因此,本文研究政府协同的环境治理模式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效双重红利提供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协同治理的政策实践,接着运用跨域治理理论、政府合作理论与协同理论剖析环境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并从污染防治与绿色
学位
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生产网络布局,奠定了中间品贸易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国际分工体系,进而催生了国家间复杂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在中间品贸易网络中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但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却面临技术和其他外部环境的挑战。为了加快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提出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外贸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从贸易网络视角考察中间品贸易网络地位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
学位
跨产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在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战略决策,既关系到微观层面的集团自身发展和转型,又关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目标。企业集团如何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影响其处于不同产业成员企业的战略决策,进而对我国产业迭代与结构转型产生作用的?这一问题亟待得到回答。本文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背景下,以2004-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集团与独立企业的战略选择差异。本文发现:第一,相比于独立企业
学位
行政主体在应急状态下享有的自由裁量权较常态下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应急征用措施须根据公共危机的程度、破坏大小和变化态势不断进行调整,不但会突破常态化治理中权力运行的方式、范围和程序,还会不可避免地渗透进私权领域,造成公民权利的克减,因此有必要适用比例原则对应急征用进行规范。本文首先分析了比例原则在应急征用中具备可适性的理由,并结合司法实践揭示了比例原则在应急状态下适用的特殊性,进而探讨比例原则的适用
学位
近年来,金融危机、美联储加息等事件导致宏观环境多变,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这些政策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供应链危机重构经济秩序,不确定性持续增加。鉴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增加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并提升金融市场摩擦程度,所以,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集团会采取什么样的权力配置模式以对冲宏观经济政策
学位
自2010年以来,劳动力高龄化趋势逐渐加重,与此同时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下降,为探讨劳动力高龄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本文利用中国1988-2017年29个省份的人口与经济数据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为寻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引入信息化对其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教育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分析,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创新点为:一是从技术效率和
学位
村规民约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社会规范,与中央立法、地方立法共同构成“中央—地方—社会”三层治理体系,是村民自治的制度化体现。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无论是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还是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都对村规民约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作用的发挥以功能定位的明确为前提,传统村规民约的功能定位显然无法满足现代治理需求,厘清现代村规民约在新型治理语境中的
学位
由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主要处于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带来的压力,我国制造业需要寻找新的动能来促进转型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机会,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会引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和程度。因而就数字化对制造业参与
学位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认罪认罪从宽制度,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刑事司法办案工作效能,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缓解当前“案多人少”造成的刑事司法困局。允许被追诉人撤回认罪认罚作为该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被追诉人自愿性、保证被追诉人实现自我救济、彰显司法公正理念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然而,随着大量撤回案件的涌现,认罪认罚撤回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层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且亟待解决。本文从裁判文书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