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q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人际环境(下文简称“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下文简称“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为中心体,并对其产生影响的一切校园人际关系因素之总和。作为一个独立、完整、复杂的系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具有特殊性,对其进行研究,重点要探讨由校园人际关系所构成的校园人际环境如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产生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前相关建设现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优化以更好地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的基础问题在于厘清其内涵、构成要素与特征。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关系有着不同的内涵,前者虽然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之上,但强调的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一切校园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关系综合作用的表现与结果。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既包括活动内部的人际环境,也包括活动外部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内部人际环境与外部人际环境的统一。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指其构成主体、构成形式与构成动机,其中,构成主体总的来说是指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下文简称“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形式与构成动机则具有多样性,依据思政教育者之间的校园人际环境、受教育者之间的校园人际环境以及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校园人际环境而有所不同。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的特征是其作为特定范畴,不同于其他范畴的概括性表现,开放性与可控性并存、互动性与情感性统一、动态性与渗透性同行是几点显著特征。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理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人的需要理论以及交往理论。简单来讲,正是由于人是环境的产物,并且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同时人在本质上离不开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类又天然就有着交往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才会深刻制约着生活、工作、学习于其中的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也正是由于人能够在自己意识的导向下付出行动创造环境,人的需要产生出社会关系,是人行动的动力,因此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成为了一种可能。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必须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涉及的内容众多,很难面面俱到,只能抓住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核心要素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求点带面。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以交往为构成基础,并且大学生思政教育本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故而,可以从交往认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加以划分。从交往认识论角度而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要素,教育内容是客体要素,教育方法是媒介要素,研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分析其对上述四要素的影响规律和影响过程。对思政教育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其素质与职能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关键在于对其思政素质的影响上,对教育内容的影响主要指影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对方法的影响则主要包括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认识方法、实施方法与评估方法的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会分别作用于上述四个部分,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刺激着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运动、变化与发展。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建设的现状是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展开探索是进行校园人际环境优化的前提。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成就通过思政教育者、受教育者、有关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等层面表现出来,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建设目标不够立体、建设内容不够全面、建设方法不够多样、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被建立等。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一步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则是优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指明了方向。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是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研究的现实目的,而达成这一目的则必须认真探究其优化原则与优化措施。优化原则必须从多个角度加以确立,其首要原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关键原则是遵循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重点原则是坚持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原则。研究优化措施则必须分别分析思政教育者之间校园人际环境的优化措施、受教育者之间校园人际环境的优化措施以及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校园人际环境的优化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够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校园人际环境进行全面、完整的优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情节记忆因与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且受老化的影响最突出,而备受认知老化领域的关注。随增龄老年人的情节记忆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是情绪性记忆似乎不易受老化和遗忘的影响,即记忆的老化具有非对称性。研究发现相对于正性刺激,负性刺激更容易捕获年轻人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情节记忆加工并增强他们的记忆表现,即年轻人的注意和记忆有负性偏向;然而,关于负性情绪对老年人注意和记忆影响的研究则有不同发现。本研究关注再认提
<正>尽管全球橙汁价格有望增长20%以上,但2022/2023产季橙汁消费却面临挑战。2022年结束之际,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装瓶厂将最近几个月的高价格转嫁给了消费者。在这些国家的超市货架上,橙汁价格已经比原来增长了20%~30%。随着货币相对美元的贬值,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期刊
学位
盐城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拓展教学的内容载体、发挥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课堂教学体系、营造红色文化资源校园育人环境等,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共同富裕,它在处理经济事务的过程中内蕴着强烈的哲学追求。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审思必须以妥善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为核心,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寻求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正义原则的落实方略,在有力政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的互动中寻求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平衡。同时,还要在规范和价值之间完成对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既要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