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转回价值的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拥有顾客资源的规模、顾客组合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顾客资源的争夺。这种争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潜在顾客的争夺。企业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识别和开发潜在顾客的能力,争取比竞争对手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顾客。其二是现有顾客的争夺。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顾客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来牢牢地“拉住”现有顾客,不至于被竞争对手“抢走”。其三是流失顾客的争夺。企业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策略与竞争对手较量,设法从竞争对手的怀里“抢回”流失的顾客。顾客获取理论解决了如何识别和开发有价值的潜在顾客的问题,顾客维系理论解决了如何识别和维系有价值的现有顾客的问题,但是这两大理论都不足以解决顾客流失的问题。流失顾客赢回管理成为当前顾客关系管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企业如何驱动流失顾客产生转回意向、如何针对不同的流失顾客实施不同的赢回策略、如何提升流失顾客赢回策略的有效性,将成为我国实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管理的调研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本文提出了三个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①什么是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它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如何驱动流失顾客转回意向?②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如何影响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③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通过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中介传导对流失顾客转回意向的驱动作用受哪些因素调节?带着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流失顾客赢回这一新的视角来研究企业顾客关系管理,从剖析流失顾客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基于竞争导向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提出了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概念,剖析了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构成要素,并沿着“赢回策略→价值感知→转回意向”的逻辑思路,探究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通过影响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继而驱动流失顾客转回意向的作用机制,同时考察了竞争对手企业顾客维系策略和顾客流失原因对这一作用机制所产生的调节作用,由此研究了本文的基于感知转回价值的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本文在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对汽车保险服务市场展开了相应的实证研究。通过369个有效样本的研究,探讨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驱动机制和调节机制。实证研究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并获得了较好的检验结果。本文的研究工作、研究结论以及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提出了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概念与构成要素,构建了流失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本研究根据竞争导向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提出了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概念。本研究指出流失顾客不同于一般的顾客,其转回决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购买决策,其决策的依据是流失顾客从转回购买中所获得的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内涵指流失顾客从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感知价值与从竞争对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感知价值之差。此外,本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了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即,经济价值、关系价值和信任价值。本研究针对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流失顾客转回决策中的“黑箱”。本文对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丰富了现有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了流失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使流失顾客行为理论得到了拓展。第二,构建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间接驱动模型,拓展并深化了现有的流失顾客赢回驱动研究。在当前并不多见的流失顾客赢回驱动研究中,Thomas et al.(2004)和Tokman,Davis&Lemon(2007)研究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或策略价值)驱动流失顾客转回意向的直接模型,而本研究则在借鉴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刺激(Stimulus)→顾客感知(Perception)→购买意向(Intention)”的SPI理论分析框架,并循着SPI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流失顾客赢回间接驱动模型,即,把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引入其中作为中介传导要素,深入探究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通过影响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继而对流失顾客转回意向产生驱动作用。这一间接驱动模型拓展了已有的直接驱动模型,更为深入地剖析了流失顾客转回意向的形成机理,更为系统地考察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的驱动机制。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主要通过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来驱动流失顾客转回意向,从而验证了流失顾客赢回间接驱动模型的合理性。鉴于此,本研究拓展和深化了现有的流失顾客赢回驱动研究。第三,构建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调节模型,证实了竞争对手企业顾客维系策略和顾客流失原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顾客价值动态性理论和竞争导向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调节模型。本研究发现,竞争对手企业的顾客维系策略负向调节了本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的驱动作用,而顾客流失原因则正向调节了本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的驱动作用。现有研究很少涉及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的调节机制,Tokman,Davis&Lemon(2007)曾把顾客流失的原因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其在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对顾客转回意向的驱动作用中所产生的影响,但是并未分析竞争对手企业顾客维系策略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论不仅验证了Tokman,Davis&Lemon(2007)提出的顾客流失原因的调节效应,而且发现了竞争对手企业顾客维系策略的调节效应。由此可见,本文从竞争对手企业和顾客两个不同的视角构建的企业流失顾客赢回调节模型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更为全面地揭示了现实情境中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驱动的调节效应。第四,系统研究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拓展了流失顾客赢回问题研究的范畴和结论。在流失顾客赢回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比较零散,并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本研究尝试着在整合驱动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模型,对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问题展开了系统而详尽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包括经济价值、关系价值和信任价值在内的三种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对流失顾客转回意向产生了驱动作用;四种类型的流失顾客赢回策略(有形补偿、信息传递、优惠待遇和人际沟通)总体上对三种类型的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竞争对手企业的两大维系策略(价格维系和关系维系)负向调节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驱动机制,而顾客流失的两大原因(价格流失和服务流失)则正向调节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驱动机制。由此可见,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流失顾客赢回问题研究的范畴和结论。第五,推进了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的实证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不仅对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理论研究,而且还通过基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经验研究获得了体现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缺乏实证研究是我国顾客关系管理理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严浩仁,2004)。国内外关于流失顾客赢回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而有关流失顾客赢回的实证研究则更少,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展开了系统性的实证研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本研究应用了AMOS7.0和SPSS15.0统计软件,这在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流失顾客赢回管理问题的实证性研究中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流失顾客赢回策略、流失顾客感知转回价值和流失顾客转回意向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以及竞争对手企业顾客维系的不同策略和顾客流失的不同原因对这种关系所产生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研究构建了基于感知转回价值的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的理论框架,拓展了现有的流失顾客赢回研究理论,而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丰富了现有的流失顾客赢回管理实证研究结果,为流失顾客管理领域后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愈来愈重视顾客关系管理由于许多市场顾客转换壁垒低,顾客流失率比较高,对顾客关系管理实践而言,赢回流失顾客成为除培育顾客忠诚之外的又一战略重点。企业必须深入剖析流失顾客赢回机制问题,从实践层面探索流失顾客的赢回策略。本文关于企业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的分析对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流失顾客赢回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鉴于此,本文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其他文献
对10科17属26种园林树木引种试验研究基础上运用树木引种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综合评价26种园林树木应用价值,结果表明:1、植物的适应性对每一种植物的应用起决定性
《百年孤独》问世以来它的魔幻主义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的人物费尓南达的身份进行解读。费尔南达作为外来者进入布恩迪亚家族后,试图按照她
从地层压力预测原理、异常压力形成原理、现有技术等方面对测井地层压力预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技术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简要看法,以期对测井地层压力实际预测起
塔甸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村落,在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该村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社会经济现代性变迁的问题。当地彝族在外来经济文化的冲击下,积极进行着自我文化选
NAS制剂是由白花蛇舌草、景天、青蒿等多味中草药(部分成份经提取发酵处理)和复合维生素等组成的,经多年的生产性试验和部分实验室试验证明,该制剂不仅对畜禽病毒性疾病有较
中药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一中“注册分类8”改变剂型的新药申报的关键技术指征,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药品审评注册和研发人员。中药制剂过程诸多
培根的名言:“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在知识经济时代,少数人用少量的时间就可以生产出足够的物质产品,而多数人用
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下已生育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8年4月~12月就诊我院计划生育科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已生育女性1773例,其中
自动人脸检测与识别属于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随着低价位摄像装置的出现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商业和军事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提高,人
<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检察机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密切检民关系、增强执法为民效果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8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