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EBiP与OsSerpin基因的抗虫功能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大多数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具有重要意义。褐飞虱是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它通过口针刺穿水稻组织吸食初皮部营养物质而对水稻植株造成危害。在大田生产中,褐飞風持续取食会消耗光合作用产物从而阻碍水稻生长,引起植株蒌蔫,造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种现象被称为"飞風火烧”。种植抗性水稻来防御害虫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举措。深入研究和理解水稻的抗性机制对通过分子设计培育抗虫水稻品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植物是固着生物,不断遭受着外界环境中细菌、真菌和昆虫等入侵者的危害。因此,植物通过受体蛋白识别病程/取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Herbivory-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HAMPs)而触发免疫反应(PAMPs/HAMPs-triggered immunity,PTI/HTI)来应对这些入侵者的危害,该免疫反应在植物基础抗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几丁质就是许多病原菌的PAMPs分子,细胞膜的表面受体蛋白OsCEBiP是几丁质激发子结合蛋白,它通过胞外2个LysM基序识别几丁质,从而介导了植物对病原菌的PTI免疫反应。我们之前在抗虫和感虫水稻軔皮部汁液蛋白质组中鉴定出了OsCEBiP蛋白,它是受褐飞風取食诱导上调表达的,推测OsCEBiP是初皮部特异表达的蛋白并参与了水稻对褐飞虱的防御反应。首先,我们克隆了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6个全长和截短启动子载体转化水稻合江19,分别获得了独立的单拷贝纯合转基因植株。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来比较分析了这些启动子的时空特异性。结果表明C0.6,C0.9,C1.3,C1.8启动子都能驱动报告基因在维管束韧皮部细胞中表达,C0.2的表达量最强,随着启动子长度越长,其表达强度逐渐减弱。同时我们也分析出了一些可能与组织特异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然后,为了研究基因是否参与了对褐飞風的防御反应以及它的抗虫功能,我们获得了两个OsCEBiP突变体株系,oscebip-1是基因敲除植株,oscebip-2是过表达植株。同时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了超量表达和RNAi抑制转基因植株。褐飞虱在oscebip-1上取食后的蜜露量是显著多于在oscebip-2上取食后的蜜露量。宿主选择性实验也表明与oscebip-2相比,褐飞虱更倾向于聚集在oscebip-1植株上。这些实验表明OsCEBiP基因敲除的水稻增加了对褐飞虱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褐飞風取食能引起植株胼胝质沉积,抗性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而该类反应在oscebip-】株系中受到了明显抑制。这些结果表明0?(?^:历尸除了介导植物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外(PTI)也参与了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反应(HTI)。为了分离出OsCEBiP所识别的来源于褐飞風的分子,我们把褐飞虱虫体研磨成粉末,分成了可溶性上清组分和不可溶沉淀组分。在本文中,我们发现褐飞虱虫体沉淀组分同几丁质一样能诱导oscebip-2和野生型植株中活性氧爆发,胼胝质沉积和防御基因的表达,而这些反应在oscebip-1植株中受到了抑制,表明褐飞風虫体沉淀能诱导水稻的防御反应PTI/HTI,而且这些防御反应是依赖于OsCEBiP的。有研宄表明褐飞虱虫体沉淀的主要成分就是几丁质,本实验表明几丁质也能作为褐飞風的HAMPs而促发HTI。此外,我们还发现褐飞風虫体可溶性上清组分能抑制几丁质诱导的氧爆发。前人研究表明病原菌和昆虫能分泌效应子蛋白来抑制植物这层先天免疫反应。为了分离出褐飞虱其他可能的HAMPs分子和效应蛋白,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了褐飞虱酵母文库。通过RACE扩增技术得到褐飞風基因全长后,进行“点对点”验证,目前得到了几个表皮蛋白、凝结蛋白、几个糖蛋白等,这些候选互作蛋白的功能还需要实验进一步验证。OsCEBiP是水稻初皮部特异表达的细胞表面受体蛋白,它能识别褐飞虱虫体沉淀组分,引起水稻的氧爆发,胼胝质沉积和防御基因的上调表达。而褐飞虱虫体可溶性上清却能抑制几丁质诱导的氧爆发。这些结果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asCfi■历P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功能,有利于理解植物对刺吸式昆虫的防御反应的机制。蛋白酶抑制剂在保护植物以防御朝皮部取食昆虫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大部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成员都能可逆地抑制丝氨酸蛋白酶或半耽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动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先天免疫,血液凝固和发育等方面发挥了一系列生物学功能。而在植物中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参与到了各个生物学过程中,调控着蛋白降解级联反应,故推测其可能参与到水稻对褐飞虱的防御反应过程中。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抗性水稻中克隆了一个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hSerpin、。之前激光显微切割和RT-PCR分析了该基因在勒皮部细胞中特异表达,所以我们构建了5个全长和截短启动子载体转化水稻,分别获得了独立的单拷贝转基因株系。由于启动子活性低,在转基因植株中检测不到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基因在各个器官中都有表达,包括幼叶,成熟莲,成熟叶等。此外,褐飞虱取食后该基因表达上调4倍之多。然后我们对进行了超量表达RNAi抑制的转基因研究。宿主选择性实验表明与超量表达株系相比,褐飞虱更倾向于聚集在RNAi抑制株系上。褐飞風取食超量表达株系的蜜露量少于其取食野生型的蜜露量,而褐飞風取食RNAi抑制株系的蜜露量与取食野生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最后,我们尝试研究OsSeipin的蛋白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基因在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我们培育出抗褐飞虱的优良水稻品种。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和相应的技术的提高,能获得的数据不仅仅是基因表达数据,还包括甲基化数据,miNRA数据,蛋白质数据等等。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以及数据量的增多,使得我们对基因调控功能的探索这一基本的基因组学任务不再单一的考虑。基因在不同的调控阶段受到不同的调控子的控制,生物体是一个机整体,但是他有着复杂的结构,基因并不是孤立的在生命体中存在的,生物体中的各部件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和
武汉电离层探测系统(Wuhan Ionospheric Sounding System,简称WISS)是集成了垂测、斜测和返回散射探测三种功能的多功能探测系统,能够通过扫频探测获得垂测、斜测以及返回散射电离图。对WISS电离图进行反演有助于其更好地监测探测区域内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情况,进而更好地拓展其应用价值。本文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反演WISS获取的垂测、斜测以及返回散射电离图来实时地获得监测区域内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这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想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就必须从内部资产管理入手,而在国有企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大,其管理水平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还都不是特别完善。为此,文章主要对国有企业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艾滋病高流行县≥50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该人群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抽取四川省某县20个乡镇中≥50岁的HIV/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中老年艾HIV/AIDS病人抑郁、焦虑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抽取498例HIV/AIDS病人
背景和目的:多种原因(如:创伤、肿瘤、手术及先天因素等)可导致膀胱缺失,临床上尤其以膀胱肿瘤最为常见。对于肌层浸润性或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肠道进行尿流改道常导致很多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肠梗阻、分泌粘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同时,牺牲一个器官来重建另一个器官已经不符合科学的发展。组织工
茉莉酸(JA)信号应答反应受到磷酸化修饰作用的调节,调控其应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MYC2也被证明受到磷酸化修饰的调节。但是,目前关于参与JA信号调控的激酶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可以磷酸化修饰MYC2的激酶也还未被鉴定。我们鉴定了Casein Kinase Ⅱ (CK2)作为MYC2的直接上游,可以磷酸化MYC2并调控其对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进而影响JA信号应答反应的激活。同时,我们鉴定了CK2α亚
通过对肥胖症的实验研究[1],发现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类似细胞因子样的蛋白类激素-瘦素(leptin),其进入下丘脑与其特异性靶向受体(ob-R)相互作用发生结合进而调控摄食信号与脂肪代谢,从而调控机体的能量平衡。目前,有实验研究发现[2-4],瘦素表达广泛分布在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参与调控内分泌、免疫、造血及消化等多个系统,因而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免疫调节激素。另外,瘦素及其瘦素受体可
研究背景与目的: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位于肾小球基底膜的外侧,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功能起重要作用,还能合成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细胞外基质,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同时足细胞也受到肾小球鲍曼囊多种化学信号的刺激。当肾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时,足细胞是肾小球最易受到损伤的细胞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效应分子,也是导致肾脏病进展和足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课题组
研究背景实体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的5年存活率已得到显著改善,肝脏移植的远期疗效也取得长足进步。但现行的免疫抑制剂仍存在众多副作用,包括促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诱发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阻碍了受者、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而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后最理想的一种存在方式。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后可以减少抗排斥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ATP:L-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属于磷酸原激酶家族,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细胞中,是脊椎动物细胞中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的同源蛋白。AK通过催化ATP和精氨酸之间磷酸基团可逆转移,生成磷酸精氨酸和Mg2+ADP两种产物来平衡细胞内ATP含量。研究表明,CK有氧化型CK和还原型CK两种存在形式,其可逆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