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建模及其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工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据驱动建模(data-drivenmodeling)方法及其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GP)模型通过对训练数据相关性的分析,可以显式地给出预测值的后验概率分布,从而反映了预测值的不确定性。这一特性使得它在处理模型不精确时的预测、控制、优化等问题时具有很大优势。此外,GP模型本身还具有易于实现、超参数自适应获取等优势,逐渐成为了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过程系统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围绕GP模型在不同类型工业过程中的建模及相关应用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成果:  1.利用GP模型所提供的预测方差信息,提出了自主动的GP模型,建立了更新数据的自主筛选策略,使用预测方差和预测误差相结合的方式对模型预测值不准确的情况作出区分,以更好的选择建模数据。  2.基于GP模型所提供的预测分布,提出了一种被称为“基于自主改进GP模型的预测控制(AI-GPMPC)”方法,适用于初始模型不准确情况下的设定值快速追踪控制问题。该方法能够在“搜索当前模型所提供的信息”和“探索可能改善控制效果的未知区域”之间进行权衡,在对系统输出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通过更新训练集改进预测模型。  3.提出了KL-GP的分布参数系统建模方法,借助KL分解对过程进行时空分解和维度缩减,并在各空间维度中分别建立GP模型后,通过时空合成对原过程进行重构获得输出预测。考虑模型更新的需要,对KL-GP方法进行扩展,提出了“自主动KL-GP(SA-KL-GP)”的建模方法,利用所得的输出预测方差对任意时空点上的建模效果进行评价,并自主选取数据以改进当前模型。为满足实时模型改进的要求,提出了改进的“迭代选择KL-GP(RS-KL-GP)”建模方法,利用迭代更新方法减少了更新计算量。  4.针对间歇过程训练数据稀缺导致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模型和期望改进进行批次间最优轨迹的设计方法。以不准确预测模型为前提,利用“期望改进量”的作为优化目标,该方法可以通过尽量少的试验性生产批次得到最优的过程产品质量。  5.基于过程机理知识,建立了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过程的仿真研究对象;使用GP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利用有限的训练数据对含有空间分布信息的批次过程进行建模,用以预测空间分布的晶圆表面薄膜厚度。在进行优化控制的过程中,基于GP模型所提供的预测值不确定性,优化选择下一批次的操作变量,以保证过程的稳定性。此外,预测不确定性也被用于更新GP模型的高效数据选择,尽量减少数据采样,同时增强模型质量。
其他文献
机场助航灯光系统是确保飞机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情况下航空港正常起降的必要目视助航设施。助航灯光系统的工作状况、可靠性、应急性与飞机起降和滑行的安全紧密相关。然而国
复杂物流系统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以及零售商等实体组成的网状物流链。周期性盘点策略下订货点量配置是复杂物流系统库存控制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订货点量配置方
聚氯乙烯(PVC)为世界上产量第二大合成树脂,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建材、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PVC的广泛应用,产品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合之
高光谱图像是一种三维图像,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光谱维的信息,数据量巨大。高光谱数据同时具有很强的谱内相似性和谱间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削减空间冗余和谱间冗余的
复杂动力学网络的控制与同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复杂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际的复杂动力学网络中,由于结构的建模误差、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外部条件的变化、通信流量的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的一种形式,其良好的动力学特性使得混沌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至今为止的混沌保密通信系统中,使用模拟信号的模拟混沌系统由于混沌信号对
海底深处缺少声、光、电等信息,非传统的无源导航方式是水下载体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重力梯度具有比重力本身更高的分辨率,且同一地理位置有多个分量,保证了基于重力梯度导
视线跟踪技术就是通过实时地检测观测者眼睛的注视方向,得到其关注的兴趣点的一种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视线跟踪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研究、广告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远程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过程控制远程实验成为可能。在传统的B/S模式下,远程实验中浏览器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同步数
本文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安全稳定、易于拓展、信息集成、智能共享”设计原则出发,结合韶关冶炼厂110kV变电站现场情况,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智能化硬件平台和层次化的网络通讯平台,完成对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集中监视,将测量、控制、保护、通信等功能统一协调,利用信息共享和实用软件,完成对全厂能量的管理。首先,研制了一套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