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使用与乡村留守儿童城市形象认知的建构 ——以重庆市潼南区熊家村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社会,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以及智能手机、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介共同建构着乡村留守儿童认知城市的信息环境。本研究探讨的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情况对其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本研究锁定了重庆市潼南区熊家村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田野调查方法,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探究媒介使用与乡村留守儿童城市形象认知之间的联系。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乡村留守儿童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介中,电视与手机备受留守儿童青睐。其中,使用程度最高的是手机媒介,其次是电视媒介。手机、电视的使用对留守儿童的城市形象认知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在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至亲陪伴的情况下,手机、电视扮演着“陪伴者”的角色。留守儿童对电视、手机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电视瘾”“手机瘾”症状;另一方面,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乡村社会,电视和手机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打开了窥探与他们生活所在地截然不同的城市社会的大门,帮助他们更深入、系统地了解城市社会的方方面面。此外,研究发现,通过接收电视、手机呈现出的城市信息,乡村留守儿童所认知到的城市即“想象中的城市”有好有坏,是一个让他们既向往又畏惧的矛盾统一体。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手机、人际传播以及自己短暂的亲身经历下,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城里人”“城市环境”持严重的批判、否定态度,认为“城里人”冷漠、自私,“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乡村社会,留守儿童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内心有着强烈的“农村人”的身份认同感。可即便如此,在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各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情况下,在物质文明的吸引下,留守儿童们依然有一个“城市梦”,渴望进入城市,成为一个“城里人”。本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研究的选题内容、缘由、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田野调查所在地熊家村的基本状况、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并对熊家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媒介环境及其具体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索;第三部分主要是根据熊家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情况,从“城市人”、“城市环境”、“城市的社会活动”三个方面对电视、手机媒介上所呈现出的“拟态城市”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利用问卷数据与经验材料探究媒介呈现的“拟态城市”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建构留守儿童城市形象认知的;第五部分主要探讨的是留守儿童城市形象认知建构之后,在追求“城市梦”的过程中,自身存在的身份认同以及未来融入城市的心理、文化障碍等问题;最后一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反思。总结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提出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乡村留守儿童媒介成瘾(“手机瘾”“电视瘾”)、城市形象“认知失调”等问题并给出建议。最后,反思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的研究安排。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共有4710只并购基金成功备案,规模达15053.96亿元。当年新增基金个数为2452个,同比增长15.01%,金额为2921.28亿元。根据清科年报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总额为12653.59亿元。计算得出,2018年我国并购交易总额中有23.09%是通过并购基金实现的。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发展趋势,并购基金在我国并购
现代企业的主要特点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明确分离,进而形成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取向以及目标存在不一致,所有者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而产生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为了让经营者能够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股权激励机制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让经理人持股,与企业所有者一样享有一定的剩余收益权利
本研究以火炬松为研究对象,剪取3年生改良代种子园子代林(第IV、V、VI、VII区组,54个家系,每个区组取每个家系的第1、3、5株)和高脂无性系示范林(每个无性系取5株)中每株刚刚木质化的三个方向枝梢(共632个单株),用乙醇对其进行抽提并测定其含量和有效成分,分析火炬松枝梢乙醇提取物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计算其遗传参数,并将抽提得到的乙醇提取物含量和用近红外光谱测定产脂量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
股权众筹最早于2011年引入我国,通过便捷高效的互联网载体,股权众筹在我国快速发展。有别于传统的投融资模式,股权众筹具有“小额、公开、大众”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准入门槛,同时也便利了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股权众筹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相关法律规范还不够明确,制度还不够成熟,政策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使得股权众筹面临监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供水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如何更合理的开发水资源,提高城市供水生产效率和保障率,是我国供水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而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以K自来水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归纳梳理绩
企业的异地子公司是企业开拓新市场的关键,有效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强大的增长动力。在我国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应当重视异地子公司投资的问题。企业的异地子公司投资行为,帮助企业建立了广阔的企业网络,但这似乎也增加了企业管理所需的时间成本,这种成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企业内部(平均)通勤时间,因此从企业平均通勤时间视角出发来探讨企业的异地子公司投资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必要性。当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有着重要地位,银行的财务稳定对整个金融体系起着关键作用。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对于银行流动性的提高,增加银行收益有着积极作用。但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风险处于未知,信贷资产证券化到底是否有利于银行财务稳定也是尚未有一个定论,这对银行未来经营和监管者的管理都带来挑战,所以深入研究资产证券化是否有利于银行财务稳定很有必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开始着手,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民对土地的预期,走出人地之间的马尔萨斯陷阱,中国一直在探索能够稳定人地关系的途径。一轮承包时期政策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为十五年不变,到二轮承包时期进一步延长承包期三十年。如今,土地制度改革走向新的篇章,农地确权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全面开展,土地产权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农地产出与农民对土地的投资息息相关。因而,本文旨在研究地权稳定性与土地投资的关系。基于一套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一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煤炭行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前提和保障,煤矿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状况整体取得了明显改善,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煤矿安全一般事故乃至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生命财产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全国安全生产的大局,是关系到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对煤矿安全监管的有效
由《企业观察报》编制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榜单》显示,2017年上榜的500名企业捐赠总数超过270亿元,其中46家企业捐赠额超过亿元,而从2018年9月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来看,企业捐赠超社会总慈善捐赠的60%,企业捐赠依旧是慈善事业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无疑是重要的战略之一。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