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作品中的自我意识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文革”的历史退场,社会上掀起了“个体生命价值”的讨论风潮,路遥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较早关注农村青年人生观问题的作家。继“潘晓讨论”后,《人生》中的高加林也因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被广泛关注。当高加林的自我追求之路失败后,路遥又在《平凡的世界》中提供了孙氏兄弟的自我实现之路。从高加林到孙氏兄弟,来看路遥是如何思考“城乡差别下农村青年的个人出路”的问题。本文以“自我”这一贯穿于路遥重要作品的关键词为主题,以传统乡土伦理、革命历史资源及现代化改革为参照,从高加林到孙氏兄弟的主体意识,来考察路遥关于“自我”认识的形成及发展。第一章围绕“潘晓讨论”与《人生》,站在“文革结束”与“改革开始”的不同时间节点,看高加林与潘晓自我发现的不同起点。再从社会结构上的城乡差别,分析高加林与潘晓所生成的具有不同特质的自我。通过将高加林与潘晓所代表的八十年代普遍流行的自我进行比较,讨论路遥式自我的由来。第二章以“励志型”读法为切入点,从孙少平萌发自我意识后如何面对家乡、接受现代化教育后在精神上的超越性追求、回归大牙湾煤矿对其自我实现产生的意义,来分析他身上被“个人奋斗”所遮蔽的丰富主体性。第三章从《人生》中高加林的自我追求与乡村土地之间的紧张对抗关系,到《平凡的世界》中自我实现对多数人命运的关照,看路遥对自我的认识所发生的变化。从孙少平对大牙湾煤矿共同劳动的热爱与孙少安对双水村共同富裕的理想两个方面,来探讨路遥对个体终极价值实现的认识成果。通过三个章节的论述,本文试图呈现路遥关于自我的发现及认识,并思考作者关于自我实现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做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所代表的情感价值倾向。
其他文献
以硝酸锆、硝酸铜和硝酸钴为金属源,过硫酸铵作为浸渍液,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合成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 O2-8/ZrO2、S2 O2-8/ZrO2-CuO和S2 O2-8/ZrO2-CoO,通过XRD、FT-IR、NH3-T
文化的媒介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媒介化扩展了文化的空间,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接受形式甚至也改变了文化产品的意义构成方式,
问题生及平日里被视为后进生的学生,在每一个学校、每一班级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里的孩子们心态都比较特别,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压
利用X-射线衍射、金像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对不同淬火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回火后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70℃淬火,
审计署4日公布的“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審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查出问题的5类资金合计5308.58亿元,已整改到位2591.93亿元。  针对违规为464.75亿元债务提供担保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通过协商解除担保协议、撤销承诺函、被担保单位筹集自有资金归还等方式,整改到位220.27亿元。  针对融资平台公司违规抵押或质押取得债务资金731.53亿元问
配件编号1 1 02421:3 1 1017692 11 014021 l 1013266 11 01 1483 11011286 1 l 0l 0805 1101 0785 11 010027 90451442 10456240 1042141 1 1 0301070 lOl01221 9300780 929
期刊
引言rn“亮点”是由城镇发射出来的光经过聚集而形成,在地球卫星的夜间景象上可以观察到.它们主要位于海岸带中,是反映地球上人口分布的良好标志[1].海岸带拥有各种不同的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在一粒沙中观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堂。在一幅画的世界里.我们感受瞬间即永恒。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勾出远山.近处凉亭.光秃秃的树.大片大片的
入冬时节,天气渐凉,但巴蜀大地仍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中央宣讲团来了,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开了,党员干部们走进学校、社区,走进工厂、农村,深入浅出地宣讲十七大精神。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