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扬尘抑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十分突出,扬尘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近年来,多次爆发大面积的雾霾事件,雾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牵扯的面积越来越大。建筑施工扬尘是引发雾霾事件的一个原因,要想解决雾霾问题,控制建筑施工扬尘迫在眉睫。研究及实践证明,化学抑尘比较新颖、效率高,并可以长时间抑制粉尘。目前国内外化学抑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煤尘、矿尘,对建筑施工扬尘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建筑施工扬尘抑尘剂的探究,为缓解扬尘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进而为将来解决雾霾问题奠定了新基础。本论文研究了建筑施工扬尘的基本性质、建筑施工扬尘的湿润性、抑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验证。抑尘剂是以表面活性剂为基础,由表面活性剂、吸湿剂和凝并剂组成的。采用含湿量、筛上和筛下土壤尘质量之比、渗透性作为指标,确定了抑尘剂的组分及其浓度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抑尘剂配方,并通过吸湿放湿性和抗风蚀性对其抑尘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建筑施工扬尘过200目的标准筛后,经过粒径分析,得出所用建筑施工扬尘粒径均一,符合后续实验的要求;通过元素分析,得出建筑施工扬尘的元素组成,土壤尘中Si含量最多、其次是Fe、再次是A1。混凝土中Ca含量最多、其次是Si、再次是Mg。预计传统的洒水抑尘方法很难对此类建筑施工扬尘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建筑施工扬尘真密度的测定,得出土壤尘的真密度为为2.61g/cm3,混凝土尘的真密度为6.41g/cm3。(2)通过对建筑施工扬尘湿润性的研究,得出混凝土尘比土壤尘难润湿;粒径越小,粉尘越难被润湿;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建筑施工扬尘的湿润性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只是改善的程度不同,其中CAPB的效果最好;土壤尘粒度分形维数与接触角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032。混凝土尘粒度分形维数与接触角的相关系数为0.6014。土壤尘、混凝土尘粒度分形维数与接触角呈正相关,即随着接触角的增大,粒度分形维数在增大。(3)通过高温抗蒸发性、抗研磨性、渗透性实验等单因子实验确定了用于抑制建筑施工扬尘的配方组分及浓度范围,得出用于抑制土壤尘的配方组分及浓度范围为15%-25%的氯化钙、0.15%~0.25%的聚丙烯酰胺、0.05%~0.15%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用于抑制混凝土尘的配方组分及浓度范围为15%-25%的氯化钙、0.15%~0.25%的蔗糖、0.05~0.15%的T-20。(4)通过三水平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抑尘剂配方的最优组成,用于抑制土壤尘的抑尘剂的最优配方为25%的氯化钙、0.25%的聚丙烯酰胺、0.05%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用于抑制混凝土尘的抑尘剂的最优配方为25%的氯化钙、0.15%的蔗糖、0.10%的T-20。(5)用于抑制土壤尘的抑尘剂的吸湿放湿性和抗风蚀性均好于超纯水,含湿量在10天后一直大于9%,土壤尘在14m/s时的损失率为0.23%。用于抑制混凝土尘的抑尘剂的吸湿放湿性和抗风蚀性均好于超纯水,含湿量在10天后一直大于13%,混凝土尘在14m/s时的损失率为2.23%。
其他文献
由于离散观测点沉降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城市沉降状况,探讨了利用大量离散观测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设计了利用大量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计算的城市地
在借鉴美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消极信息性质认定的演变过程。研究认为,不能固守既定的商业秘密构成要件进行机械界定,应当视不同情况而定。被证实不能应用于实际
任何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都基于税收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的变迁发展,都体现在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所反映的税收原则中,从这一特定视角来分析梳理,把握脉络,对当前进
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学中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育人 ,这是心理学教师应研究的课题。
提出了一种插件式、开放的土地规划辅助设计系统框架;以ArcGISEngine(AE)为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E的插件机制及插件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土地规划辅助设计的插件式
城市河道水水质恶化不仅影响其使用功能,且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混凝沉淀法常被用来处理城市河道水,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絮体沉降缓慢,药剂残留等问题。本文采用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病区安置。两个病区的环境、设施、服务条件相同,对照组由2名早班护士以现
三峡库区消落带作为敏感的生态环境系统,自蓄水以来,以其独特的“干湿交替”特征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它是库区水体和周边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转移与转化的活跃地带,具有缓
本文采用数学规划技术计算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工业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状况,衡量工业发展水平与"又快又好"间的差距。研究发现湖北省1998-2005年期间:(1)工业能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