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花果(Ficus carica L.)在果树栽培学上一直被认为是最不耐涝的果树之一。中国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因此在无花果快速生长阶段,往往因为降雨次数多、降水强度大、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原因造成其根系缺氧从而导致涝害现象发生。有人提出,果园积水2-4天,就会引起无花果叶片萎蔫脱落,树体死亡,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形成,涝害已经成为南方多雨地区发展无花果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了解无花果品种资源的耐涝能力,筛选出耐涝品种,对充分利用无花果品种资源、发展无花果生产、合理选择和定向培育耐涝无花果品种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盆栽无花果品种幼苗为材料,系统研究了淹水胁迫对无花果伤害的生理机制与超微结构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外源ALA处理对淹水胁迫下无花果的缓解效应,最后根据生理生化指标,将12个无花果品种划分为耐涝性不同的四种类型,从而为南方多雨地区无花果栽培的品种选择与新型栽培技术的制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布兰瑞克’和’玛斯义陶芬’2个无花果品种幼苗为试材,研究全淹、半淹两种淹水胁迫强度对植株外观形态、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代谢、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快速荧光特性以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耐涝性强的’布兰瑞克’在胁迫6d之内没有明显的涝害症状,而耐涝性弱的’玛斯义陶芬’在胁迫第4d时出现叶片萎蔫、失绿发黄等涝害症状;’布兰瑞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程度显著低于、玛斯义陶芬’,其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玛斯义陶芬’则表现出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两个品种叶片中O2-H2O2、MDA及脯氨酸含量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布兰瑞克’增幅显著低于玛斯义陶芬。淹水胁迫后期,’布兰瑞克’叶片PSⅠ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几乎未受淹水影响,而’玛斯义陶芬’PSⅠ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受到严重损伤。淹水导致’玛斯义陶芬’叶片超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而对’布兰瑞克’的破坏程度显著低于’玛斯义陶芬’。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对’玛斯义陶芬’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等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而对’布兰瑞克’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因此认为,’布兰瑞克’比’玛斯义陶芬’具有更强的耐涝性。2.以耐涝性较弱的无花果品种’玛斯义陶芬’为试材,研究了根灌ALA溶液20d后淹水胁迫对其幼苗叶片生理特性、叶片超微结构以及根系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纯淹水胁迫相比,根灌ALA可维持淹水胁迫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提高根系活力、根系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使根系在淹水胁迫下仍能保持一定的有氧呼吸,避免乳酸和乙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以上结果表明,根灌ALA可以减缓淹水胁迫对’玛斯义陶芬’的涝害。3.为评估无花果耐涝性差异,以12个无花果品种幼苗为材料,通过土培盆栽淹水方式,从植物形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探讨完全淹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导致12个品种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大部分品种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O-)、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品种下降和上升幅度不同,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同。各个品种无花果叶绿素快速荧光特性受淹水的影响程度不同,耐涝性较弱的品种OIJP荧光值、PSⅠ、PSⅡ反应中心活性和光合性能指数均受到严重的抑制,而耐涝性较强的品种受到的影响较小。模糊聚类结果显示,12个无花果品种按照其耐涝性强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102A、105A和121E为耐涝性强的品种,106A、113C、107B和112C为耐涝性中强的品种,101A、110C和114C为低耐涝的品种,117D和118D为不耐涝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