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大气的传输和混合对爆发性平流层增温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发性平流层增温是冬季平流层大气中最显著的扰动信号。本文通过化学传输模式和卫星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爆发性平流层增温期间的强扰动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物质输送、等熵混合过程以及大气化学成分间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  首先,基于SSW个例期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分析,发现SSW后极区下沉和热带地区上升都有所增强。位于平流层中高层的BD深环流上升支在SSW开始前后在中高纬度行星波的拖曳作用下明显加强,持续时间在10天左右;不同于BD深环流,平流层低层的BD浅环流的热带上升支,在SSW发生后约一个月左右才明显加强,持续时间在1-3个月,这是大尺度波在副热带地区的拖曳作用同副热带和赤道纬向风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赤道纬向风的垂直结构(即QBO东西风位向)调节着波动破碎在副热带地区发生的位置。  利用内嵌混合参数化的拉格朗日化学传输模式(CLaMS)对平流层气体成分的模拟和MLS卫星观测资料,发现在SSW发生后,北半球的两个混合壁垒都有所减弱,其中极涡边缘的传输混合壁垒的减弱造成SSW前极区低臭氧低N2O空气和中纬度空气混合;平流层中高层副热带混合壁垒周围的混合作用也加强了,造成了热带空气向中纬度的输送和混合;在低平流层的副热带混合壁垒虽有所减弱但依然存在。SSW造成的温度振荡造成的化学过程的影响主要是极区温度的上升减少了氯催化循环造成的臭氧损耗,但是SSW后影响平流层臭氧和N2O的主要是动力过程而非化学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再分析资料去驱动的35年的模拟水汽模拟数据,发现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的异常水汽减少可能与SSW后的热带BD浅环流上升的异常加强以及相应的对流层顶的辐射冷却有关。SSW造成了对流层顶温度的下降和由此产生的脱水作用的加强,导致进入平流层的水汽在1个月内明显减少。水汽的减少幅度在QBO东风位向时大于QBO西风位向:在QBO东风位向期间约为0.3-0.5ppmv,在QBO西风位向期间约为0.1-0.3ppmv。SSW后的平流层低水汽信号在SSW发生后随着BD环流上升支快速上传,并且在上传过程中该水汽负异常有一定的加强。与SSW有关的平流层水汽异常可能是除了被讨论最多的扰动因素,包括QBO、ENSO以及火山爆发进入平流层的气溶胶等,之外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进入平流层的水汽量的年代际振荡可能和SSW发生频率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其他文献
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有机气溶胶(OA)浓度普遍高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外主流数值模式严重低估了该地区有机气溶胶特别是其中二次成分浓度。如何很好地再现我国二次有机气溶
在基础资产这一端,专家认为“资产荒”是一个伪命题,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有三个不对称造成了所谓的资产荒。第一是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是钱在找好的企业,但另外一个方面依然有好
该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云导风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傅立叶导风技术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以波动理论和傅立叶变换为基础,对一维傅立叶相位导风技术进行理论推导和误差分析;第三章
近几年来,全国7个昆剧院团排演了52台大戏、300多个折戏,数量非常惊人,而且创作、生产的方向明确,剧种发展生态完整。传统戏有复排、有整理、有改编,新创剧目从古典小说、传
气候变化是多时间尺度变率的集合。海洋得益于其巨大的热惯性成为年代际尺度变率的重要载体,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均存在典型的年代际尺度海温模态,对区域和全球的气温、降水的等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必然会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新形势下团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寻找新的突
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水资源已成为抑制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实施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一是适用于少数民族的特需品,主要包括针纺织类、服饰类、日用杂品类、家具类、文体用品类、工艺美术品类、药类、生产工具类、清真食品类等十类产品;二是适用于少数民族生产
东北位于中国最北部,易受到极地冷空气的侵袭,且该地是国家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战略粮食生产和储备地,尤其后者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对东北温度变率趋势及其与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已严重影响着中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工增雨,就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