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变形钢材的化学力学效应机理及电化学拉拔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然而,它们的高硬度和低塑性使其加工成形困难,应用现有的加工技术难以制备出合格的产品,阻碍了它们在工业上的应用。同时,在传统加工工艺中,为消除加工硬化和改善成形性能,进行的退火、酸洗工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发新型材料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外场辅助成形技术之一的电化学拉拔技术,实现条件简单、工艺流程简化,适用于很多金属材料,尤其对于脆硬性材料的室温成形性能的改善和冷拉拔丝材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为难变形金属材料的拉拔成形和传统拉拔工艺的改善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但是,化学力学效应运行机制的理解不够充分,金属在电化学环境下的塑性变形规律认识不清楚,阻碍了电化学拉拔工艺的发展,目前电化学拉拔工艺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工业应用的案例。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化学力学效应的作用机理,为制定电化学拉拔工艺提供依据,并且研究了钢的电化学拉拔工艺。(1)通过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钢在惰性不溶解介质(空气和水)和活性溶解介质(不同浓度的酸溶液)中的应力松弛行为和在4种不同溶解能力介质中的连续应力松弛行为,发现了表面溶解显著地增加钢的应力松弛率。应用应力松弛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了钢在溶解和不溶解环境中松弛时的内应力、激活体积、激活能、有效应力功。应用应力松弛过程中的位错激活理论分析位错激活参数和连续松弛过程松弛率的变化,并结合表面选择性溶解产生空位、空位扩散和空位与位错的交互作用,分析了化学力学效应的动力学机制。(2)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钢在空气和阳极极化环境下拉伸变形行为,发现在钢塑性变形时对其实施阳极极化能够显著地降低钢的变形抗力和增加钢的延伸率,并且这种软化作用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应用Hollomon、Voce方程和K-M方法模拟拉伸实验数据,发现上述模型能够充分地描述钢的加工硬化行为,并得到了与塑性变形机制相联系的特征参数。通过分析拉伸变形行为、特征参数和微观组织的变化,明确了阳极极化影响加工硬化的化学力学效应机制。(3)基于化学力学效应机制的研究结论,进行了 AISI 1045钢、AISI 1070钢、FeSi6.5钢、304不锈钢的电化学拉拔工艺研究,分析了电解质、电流密度、拉拔速度、微观组织等因素对化学力学效应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电化学拉拔工艺。钢的电化学拉拔成形受到电化学拉拔介质、电流密度、微观组织状态、拉拔速度的影响。对于选用的4种实验材料,硫酸溶液作为电化学拉拔介质是适合的。在拉拔加工硬化较弱的钢时,应该采用无施加电流的、硫酸溶液浓度较低的电化学拉拔工艺或较小电流密度的电化学拉拔工艺,在拉拔加工硬化强烈和位错密度较大的材料时,应该采用较大电流密度的电化学拉拔工艺。高速拉拔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拉拔速度将降低化学力学效应。(4)应用制定的电化学拉拔工艺在室温下首次制备了表面质量和韧塑性较高的Φ0.7 mm的FeSi6.5钢冷拔丝材。实验室条件下拉拔的断丝率小于5%。同使用常规拉拔工艺相比较,应用电化学拉拔工艺制备的AISI 1045钢丝、AISI 1070钢丝和304不锈钢矩形丝表面缺陷明显减少。(5)研究了电化学拉拔工艺对钢丝材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拉拔工艺改善钢的成形性能、提高钢丝的塑性、耐腐蚀性和表面质量。化学力学效应减小位错密度,缓解加工硬化程度,减小了残余应变,改善了钢的成形性能、提高了钢丝的塑性、耐蚀性能和表面质量。同时,拉拔变形使钢晶粒细化,形成织构组织,有序相碎化,也对钢的变形能力的提高和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贡献。微观组织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化学力学效应促进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也为电化学拉拔工艺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钛基复合材料可通过引入增强相有效改善基体的耐磨性和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TiB增强相具有与钛接近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可减小热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避免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纹。因此,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在钛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在钛基复合材料成分设计、近终成形、组织调控方面有独特优势,然而钛对氧敏感,临界固溶氧含量低,导致粉末冶金钛制品低氧控制较难,不易实现低温全致密。此外,增强相的引入也会
学位
由于同时具有稳定的多主元基体和高密度、分布均匀的共格第二相,析出强化的FCC(体心立方)高熵合金不仅展现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还被广泛认为是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FCC析出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尺寸脆性相的生成。脆性第二相的存在会诱发变形时的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材料失稳。此外,作为一种新型高温材料,对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尤其是高温蠕变行为的研究仍然不足,这
学位
煤系油气是重要的接替能源,在能源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淮南煤田煤系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太原组不仅具有煤系天然气的潜力,还具有煤成油的潜力,在矿区开采过程中,太原组中常见油流。本文通过对淮南地区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储层矿物组成和脆性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特征的分析,以油气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从非常规油气研究思路出发,结合多层次模糊数学方法,对淮南地区太原组煤系油气资源
学位
金属材料零部件在制备、加工及服役过程中由于内部弹塑性变形不协调,始终伴随着内应力的产生、演化及其与外载荷的交互作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及服役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铸造应力、焊接应力等可造成材料变形甚至开裂;服役环境下内应力亦可导致材料提前失效。而表面强化处理引入的压应力层可显著提升疲劳性能。微观内应力梯度则对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行为有重要作用。因此,宏/微观内应力使生产加工工艺,服役安
学位
系泊链钢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低成本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海上设施系泊定位领域。在服役期间,系泊链同时处于浅海和深海环境,而这两个服役环境在静水压力、溶解氧含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影响其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工况因素复杂多变。目前,针对深海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科学研究多处于控制单一变量(静水压力)的状态,缺乏对于系泊链钢在浅海和深海两个环境下腐蚀和应力腐蚀系统的研
学位
13Cr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13Cr Super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13Cr SMSS)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较好的耐蚀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油气领域,该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与逆变奥氏体的含量和相变机制等密切相关。随着油气开采向着深井和超深井方向发展,作为石油套管材料的13Cr SMSS面临高温和高压等恶劣服役环境的影响,对该材料的耐蚀性能、塑韧性以及疲
学位
Fe基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作为新一代的绿色节能材料,由于优良的软磁特性在电力电子、汽车、光伏和半导体等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但是,现有Fe基非晶及纳米晶体系中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与硅钢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满足高功率密度和器件小型化要求。为提高饱和磁化强度,往往需要高的Fe含量,这导致了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不足,纳米晶化后的材料脆性严重等问题,对非晶/纳米晶合金的制备工艺提出了更加严
学位
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全球的土地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开发和扩大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在众多已开发的清洁能源中,太阳能全球储备最为丰富,开发和高效利用太阳能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战略手段。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凭借优异的光电性能受到学术届和工业届的高度关注,而器件的效率及稳定性问题依然是制约钙钛矿太
学位
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高熵合金(即BCC高熵合金)主要由第Ⅳ、Ⅴ和Ⅵ副族金属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组成,室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腐蚀和抗辐照等优异性能。近期研究表明TaNbHfZrTi BCC高熵合金在77K下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同时无明显韧脆转变现象发生,呈现出广阔的低温应用前景。然而该类高熵合金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及形变机理目前还缺乏系统研究和分析。此外,该类BCC高熵合金室温下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而非常规油气的开采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的紧张局面,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封隔器投球滑套多级压裂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投球滑套中可溶镁合金球座的规模化应用是提升我国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异常苛刻的井下环境中,可溶镁合金球座不仅面临高温高压地下水和压裂液的腐蚀,而且面临携砂压裂液的冲蚀磨损,所以可溶镁合金球座会遭受严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