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长篇小说的世情传统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自1980年代在文坛崭露头角以来,范小青一直在追求自我的突破与创新,世情传统一直都是其长篇小说创作的坚实基础。其小说创作与世情传统的契合之处就在于她对世态人情的持续关注。范小青的小说创作在变化之中有着始终不变的世情因子,她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来把握社会生活。她的小说始终关注日常生活的变化,着力书写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与世俗男女的悲欢离合,展现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烦恼人生,并在时代的变迁中窥探俗世俗民的生存状貌与精神困境。论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古典世情小说为参照,探讨范小青小说叙事形态对世情传统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文章主要从叙事内容、艺术策略以及文学价值三方面来深入探讨范小青世情叙事的创作特征。在叙事内容上,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归纳范小青小说在每个创作阶段上的世情特点,探讨范小青不同阶段的长篇小说在内容上对世情传统的借鉴。在艺术策略上,本文在对比解读传统世情小说叙事艺术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范小青小说的情节构造和讲故事的技巧,并以此来窥探其小说的精神内涵。文章从因果报应、误会巧合、重复叙事三重角度来透视范小青长篇小说的情节构造问题。范小青的部分小说情节离奇曲折、线索纷繁,其结构遵循世情写作传统,作者在叙述上继承了世情小说的“说书人传统”和“分析性叙述”话语,这些叙事策略的运用是范小青与世情传统进行的一次超时空对话。范小青小说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世态人情在当代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困境。在文学价值上,论者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范小青世情书写的文学价值与意义。纵向上,具体分析其小说在叙事策略上对世情传统的超越;横向上,对比分析范小青与苏童部分小说在内容上的相异之处,窥探范小青世情创作所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最后,总结范小青世情书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此丰富和拓展学界对范小青小说的研究。总而言之,范小青的世情书写体现了她对世情叙事传统的熟稔与审视。论文将范小青的长篇小说创作与世情叙事传统结合起来研究,在解读范小青小说创作文本时逐渐挖掘世情传统的新内涵,探究范小青长篇小说与传统世情小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握范小青世情叙事对传统文学的承继与发展所产生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什么也没说,也可能什么都说了,如果听出了话外之音,责任在自己
欧洲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不仅体现在国内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而且,还通过创设国家间的法律文件和机构来促进和监督各国人权保护状况。欧洲人权法院就是致力于保护人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互联网的普及,当前中国网民的数量爆发式增长,由于网络空间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空间渐渐成为中国公共话语和民意表达的新空间。网络问政应运而生。提升政府网络回应效能是应对网络问政的一剂良药。对政府而言,提升政府网络回应效能可以改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强政策合法性。对公民而言,提升政府网络回应效能可以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对社会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而我国银行业与地产业的经营高度捆绑,供给端地产商在前期开发贷需要银行的大量资金,需求方面买房者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的需求量巨大。考虑到目前
<正>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存在着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在资本总额中比重过高而社会流通股份的比重极低的结构矛盾,又面临着上市公司治理不合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