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通常是多层次的,对其研究也常体现为多层次、多水平。本研究以披针莲座蕨(Angiopteriscaudatiformis)为研究对象,选择云南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通常是多层次的,对其研究也常体现为多层次、多水平。本研究以披针莲座蕨(Angiopteriscaudatiformis)为研究对象,选择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馆藏的16个居群标本及2005年采自西双版纳州的6个居群新鲜样品为材料,从形态学和DNA分子标记两方面对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探究,利用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的SAS、POPGENE等软件对形态学、分子标记等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12个重要形态学性状指标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基本统计分析表明,披针莲座蕨植物的形态学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达到了88.00%,各个性状在居群内的变异系数达20.53~51.59%;生殖性状(36.01%~75%)的变异幅度低于营养性状(23.67%~88%)的变异幅度;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21~0.668);巢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有81.99%的变异来自于居群内的个体间,而仅有7.49%的变异来自于居群间,说明披针莲座蕨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个体间,居群内多态性丰富。
2.筛选并建立了适合于披针莲座蕨ISSR的扩增程序和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为:在25ul总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32ng/ul,Taq聚合酶2U,dNTP0.2mmol/L,引物1.3mmol/L,Mg2+1.5mmol/L。确定了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45秒,48-52℃复性1分钟,72℃延伸1分钟,38个循环;72℃延伸5分钟,4℃保存。
3.筛选的11个随机引物对6个居群共97个个体样本进行了ISSR扩增,共扩增出8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79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97.5%。6个居群中西双版纳植物园2个居群(P3、P4)的PPB最大,为75.3%,爱伲古寨2个居群(P2、P6)的PPB最低,为65.4%;6个居群平均PPB为58.7%。6个居群中P3、P4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生境保护的最好,P6遗传多样性最低,生境严重遭受破坏可能是导致其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香农-威纳指数(I)统计结果与PPB统计结果相似:P3和P4居群的香农-威纳指数值最大,为36.3%和35.6%,P6最小,为30.6%。居群问香农-威纳指数(I)、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基因分化指数(Gst),分别为0.41、0.26和0.18,Gst表明18%的变异来自于居群间,而8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说明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
4.UPGMA聚类结果表明,6个居群分成两支,一支包括爱伲古寨热带雨林2个居群(P1、P2)、西双版纳植物园2个居群(P3、P4)和P5居群,另一支仅包括P6居群。6个居群的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分布特点基本一致,即地理位置较近的居群首先聚成一支。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土地资源的利用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质量及经济运行指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及配网网架规划建设,既能提高配网运行效益、提高配网可靠性及运行水平,同时也是提高故障情况下配网管理水平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巴彦淖尔市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在对巴彦淖尔市配网现状分析和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负荷的发展情况及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大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与区域交换功率持续增长,现今社会对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模式日益趋向于远距离
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方式由于控制性能优越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感应电机调速系统当中,由于其转子时间常数估计误差的存在,感应电机调速系统会因此而产生不规则振荡现象。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感应电机调速系统已被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Hopf分岔,并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产生混沌现象。混沌振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电机系统的运行性能。本文对间接磁场定向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分岔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感应电机系统通往混沌的道路,并提出混沌抑
紫花含笑(Micheliacra crassipes)与钙土含笑(Michelia calcicola)杂种F1代(以下简称杂种F1代)结合了双亲的一些优良性状,株型紧凑,花色艳丽,具有广阔的的开发潜力。而云南拟单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是集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是电力系统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产物。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是提高和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从分析研究电网故障信息处理实际流程入手,设计了电网故障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模块和整体架构;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研制了秦皇岛电网故障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该
土地整治可以保证土地发挥最大作用,实现土地集约化生产,优化结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随着农业土地整理的深入发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资金使用问题、农民权
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大国重器”概念的提出,建筑机械、石油矿山等工业领域对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直接驱动,可取消齿轮传动等环节,已成为装备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大型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过程的辅助励磁补偿机理,采用适合永磁体弱磁的并联式磁路结构,并提出在转子槽下层增加直流辅助励磁绕组以实现对永磁磁场的励磁补偿。通过辅助绕组的空间位置排布,在起动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配电网潮流计算和网络重构是配电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潮流计算及网络优化重构的问题。首先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生成潮流计算和网络重构所需的设备连接关系。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网络分析和优化的基础,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配电系统各元件的三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