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自会聚六硼化镧X射线源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大电流密度,细聚焦X射线源在工业无损探伤、医学成像、安全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 X射线成像系统的发展,对于小型化,低能耗,高性能X射线源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同步辐射法、激光等离子体源、电子束离子阱等方法能够产生高密度X射线,但其设备复杂,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难以实现实用化。因此,利用传统电子束打靶产生X射线的方法设计一种具有大电流密度、小体积、低功耗的X射线源,对于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降低设备成本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设计并试制了一种用于移动式CT扫描的X射线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为实现高功率X射线管的小型化,采用固定阳极结构代替旋转阳极对 X射线管进行设计。并采用静电自聚焦方式,设计了具有梯形聚焦槽的单圆筒电极电子束聚焦结构,避免聚焦电极的引出。  2、为解决固定阳极结构的阳极散热问题,采用具有优异电子发射能力的六硼化镧阴极代替传统钨阴极。在脉冲工作方式下,对X射线管的阴极发射体结构进行设计。设计了发射面尺寸为4.5mm×0.8mm的平面阴极发射体结构,并对其进行热发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1500℃,2500V阳极电压下,阴极发射体能产生65mA的发射电流,且发射稳定性良好。  3、为提高电子束轰击阳极的均匀性和利用率,并产生设计要求的1mm×1mmX射线束。采用EBS电子束模拟软件对X射线管进行结构仿真。给出了以出射X射线光斑尺寸以及阳极电流分布均匀性为设计依据的阴极、聚焦极、以及阳极结构参数。在120kV阳极电压下,阳极电流达97.76mA,出射X射线光斑大小0.997mm×0.988mm,并具有均匀电流分布。  4、根据仿真结果对X射线源电子发射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了石墨热子加热的夹持式阴极结构;并完成阴极罩、阴极筒以及陶瓷芯柱等阴极组件设计。完成X射线源阴极电子枪的总装与X射线源样管的试制。  5、对X射线源样管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阴极温度为1150℃,在20kV阳极电压下,样管的阳极电流达到10mA,出射X射线束斑1.2mm×1.1mm。样管在60kV与120kV下的开关特性测试显示:在120kV工作电压下,管电流对管电压变化的响应几乎没有时间迟滞,X射线管开关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面对直升机制造升级和加速驾驶人才培养的需求现状,文章将情境意识及模型理论用于对直升机驾驶环境下显示界面认知机制研究,结合驾驶环境下飞行员的人机交互操作特性,提出安
设计与消费之间联系密切,设计主要以围绕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进行展开,消费又是一切设计的动力和归宿.关于奢俭论的消费思想,我国历朝历代思想先驱提出了不同观点与看法,通过对
本文就万能测长仪球测头偏移产生的误差,作一个定量的分析,并介绍一种简单可靠的调整方法.
内燃机的问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成为了推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引擎,但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和污染问题也十分严峻,因此,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内燃机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型石油替代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健康以及安全监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长距离和高精度测量中。但是随着对传感器精度以及分辨率等性能的要求的提高,尤其体现在更精确的多参量同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军事、航天航空、电动汽车、电子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相比于蓄电池,它拥有更大的功率特性和更久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也具有比常规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本文对碳纳米管的制备和酸化回流处理进行细致的分析,选用二氧化锰和碳纳米管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进行了研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材料进行了形貌和物相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
忆阻器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非易失存储器和人工神经网络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硅基忆阻器因与CMOS工艺技术十分兼容,最有可能被商业化应用。基于硅波导的光读取忆阻器在兼顾传统电读取忆阻器优点的同时,具备光调制器件的优势。本文以实现硅基忆阻器的光读取功能为目标,从忆阻薄膜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入手,研究了不同O含量的非晶氧化硅(a-SiO_x)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了不同Ag含量的掺银非晶硅(a-
将地方文化元素和绿色的设计理念融入包装设计中,能为包装设计提升更多的内涵.不论是提高包装的重复使用率,还是融入地域文化带动包装的情感化,这都是文章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据说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美国一侧的大山深处埋藏着许多宝物,也隐藏着许多匪夷所思的秘密。早在几十年前,寻宝者和探险家罗恩·奎恩兄弟就一起去那里寻宝,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
相干光通信可以容忍光纤色散效应造成的的劣化和扩展光纤C波段的容量,同时也拥有很高的动态范围和灵敏度,这使得相干光通信成为下一代光通信系统的主导技术。偏振复用技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