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带病毒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有报道ASGV可通过百合、昆诺藜和苹果的种子进行传播。近期,本研究实验室采用RT-PCR技术,从砧木用杜梨实生苗中检测到三种病毒,杜梨和豆梨是我国常用砧木资源,为明确这三种病毒是否通过杜梨和豆梨种子传播,本研究采用巢式-多重RT-PCR(nested-multiplexRT-PCR,nmRT-PCR)分析了三种病毒的种传效率,并对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分别从山东、山西、甘肃和湖北选取31株杜梨结果树样品及从湖北选取3株豆梨结果树样品,nmRT-PCR检测三种病毒的结果显示,ASGV、ACLSV和ASPV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9.4%、8.8%和32.4%。从叶、韧皮部、花、花瓣和花粉等部位均可检测到病毒,但不同部位的检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2、选取带有病毒的8株杜梨和2株豆梨采集其种子,采用nmRT-PCR检测病毒的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种子中ASGV、ACLSV和ASPV的种子带病毒率分别为3.3%~73.9%、2.2%~40.4%和2.2%~21.2%。对来源于2株杜梨和2株豆梨的种子播种,于6~8叶期采用nmRT-PCR进行病毒的检测发现,三种病毒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来源于不同植株ASGV的种传率存在较大差异,为2.2%~19.7%,ACLSV的种传率是15.6%,ASPV的种传率为2.2%~3%。由此结果可知,种子的带毒率要高于种子传毒率。 3、从山东、湖北随机采集821份杜梨实生苗样品和从云南采集9份川梨实生苗样品,nmRT-PCR检测的结果显示,ASGV、ACLSV和ASPV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1%、5.3%和3.5%。除ASPV外,另外两种病毒的检出率接近或低于带病毒植株的种传率。 4、测定了来源于杜梨和豆梨的24个ASGV分离物的CP基因以及11个MP基因序列,这些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7.3%~100%和94.1%~100%,M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99.9%和94.4%~100%。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显示,来源于杜梨、豆梨及其他寄主的ASGV分子变异与其寄主来源无明显相关性。来源于同一结果树、种子及种子播种后的实生苗ASGV CP和MP基因序列存在差异,系统进化树中,聚在不同的组群。 5、获得的杜梨和豆梨11个ACLS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8%~100%和93.8%~100%。系统进化关系的分析及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所有分离物聚在同一组群中;来源于我国杜梨和豆梨的分离物存在S73-S79-D82-G98氨基酸保守序列。 6、测定了来源于杜梨和豆梨的9个ASPV分离物CP基因序列,这些分离物具有高度的分子变异,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5.3%~99.8%和70.2%~99.7%。7个杜梨分离物M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5.3%~99.6%,3个TGB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5%~100%、72.5%~100%和67.1%~100%。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说明,来源豆梨种子和杜梨的ASPV分离物CP和MP基因的分子变异与寄主无明显相关性,其他寄主分离物CP基因的分子变异与寄主有一定的相关性。来源于同一分离物CP基因存在分子变异,聚在不同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