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烘焙方式对生物质燃烧过程及焦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烘焙预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燃料提质手段,正逐步应用于生物质直燃或与煤混燃发电的前处理过程。事实证明,烘焙后生物质具有高热值、可磨性好、耐腐蚀、体积能量密度高以及更容易被点燃等优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输、存储和锅炉系统的运行成本。除针对传统烘焙技术的研究外,近年来兴起的湿法烘焙、有氧烘焙及加压烘焙等不同形式下的生物质热预处理技术也备受学界关注,分析它们对生物质燃料性质和模拟实际锅炉工况下燃烧过程的影响,对未来生物质发电行业意义重大。本文在延续以往对传统烘焙荷木燃烧特性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颗粒燃烧器(SPC)分析了不同燃烧工况,包括烟气温度、氧浓度和气体流速对烘焙前后木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随后在固定的燃烧工况下(1226±26℃,3.0±0.1vol%O2,3m/s),着重研究不同烘焙方式对木颗粒的燃烧过程及高温热解焦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湿法烘焙程度对木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发现木颗粒质量与着火时间及挥发分燃烧时间,焦颗粒质量与焦燃烧时间的线性相关度(R~2)极高,最低值分别为0.961,0.995和0.988。此外,随着湿法烘焙样品中的AAEMS元素的流失,会使后续热解焦产率从8.2%降低至2.8%,焦反应性指标Tmax从489℃升高至642℃,最终导致湿法烘焙生物质的焦燃烧时间延长。针对有氧烘焙后生物质燃料性质,燃烧过程及高温焦特性研究,发现随着烘焙氧浓度升高,样品中碳元素、固定碳含量以及芳香族C-C、C-H化合物含量升高,交联-焦化程度加深,挥发分含量下降,导致后续热解焦颗粒结构变致密,焦产率上升,而焦反应性则不受影响。将有氧烘焙后的质量得率作为自变量,SPC中的焦产率和固定碳含量(标准慢速热解焦产率)作为因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后,所得R~2分别为0.85和0.83,说明烘焙质量得率作为指示因子预测后续热解焦产率的可行性。最后,采用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加压烘焙后的SPC焦特性与其化学结构的关联性。结果表明,Raman光谱信号中大型芳香族化合物(芳环数大于6)与小型芳香化合物的比例,交联-焦化结构比例随焦产率提高而提高。然而,XPS谱图中C-C、C-H信号与焦产率,以及C=O、C-O等含氧官能团信号强度与焦反应性的关系尚不明确。
其他文献
氢的输送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其中天然气混氢技术是当前可行的大规模能源输送方式。然而,氢的输送必然导致输氢管线面临氢脆问题。石墨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氢渗透扩散的涂层材料,但目前石墨烯阻氢涂层制备存在明显局限性。为了实现石墨烯阻氢涂层在管线钢表面的制备及应用,本文采用MEVVA源C离子注入Ni催化层结合退火的方法实现了多层石墨烯(MLG)的原位生长,揭示了离子注入与退火工艺参数对多层石墨烯生长
随着稀土永磁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愈发明显。因此,开发(Sm,Ce)2Fe17N3这类不含Pr、Nd的稀土永磁材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材料可以通过调节Sm/Ce比例使其兼具高内禀磁性能和高Ce含量这两种特点。然而(Sm,Ce)2Fe17N3存在技术磁性能较差的问题,不利于其在稀土永磁领域上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Sm,Ce)2Fe17N3合金,并针对Ce含量为40
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病毒营销网络研究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一个二级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病毒式产品营销引起的需求不确定性场景下,系统分析二级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成员在分散决策模式、集中决策模式和供应链契约为协调机制下的运营绩效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本文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的方法,利用SIS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上的扩散
在贝类的发酵中,原料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会影响发酵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但使用传统的热处理进行预杀菌会使原料的品质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发酵产品的品质,而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非热杀菌技术,则对贝类的品质影响较小。因此,本文对比探究了超高压预处理,热烫预处理,手工脱壳对原料的脱壳效果、杀菌效果、品质影响,探究了杂色蛤发酵酱的快速发酵工艺,并探究了不同的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的生物胺含量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对发酵产品品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的土传植物病害,对香蕉的种植产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由于Foc在土壤中的顽强生存能力,一旦病菌进入某一香蕉种植区域就极有可能导致该区域内无法再种植香蕉。目前尚无能够有效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方法。农业生产中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最主要手段是控制病原体的入侵以及扩散,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准确检测是其中
光电探测器具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光电子器件。现有的无机光电探测器面临着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无法适应柔性器件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各种新型光电器件的应用需求,急需开发新型光电探测材料和器件。目前,有机光电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是两类较为热门的新型光电探测材料。特别是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它具有成本低廉、吸收系数高、吸收光谱宽、响应速度快、可适用于柔性器件等许多优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提升,国内摩托车市场趋于成熟,用户对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不仅关注整车油耗、发动机动力和造型外观,并且关注制动系统的噪声(Noise)、抖动(Jitter)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问题。其中制动抖动是在一定速度下制动引起的制动手把、车体振动的现象,直接影响驾驶人员的舒适感,并且加速零件的疲劳和老化,容易引发驾驶安全事故。由此,摩托车生产企业为了改善驾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力敏感糖蛋白,它能捕获血小板到血管受损处,启动初级止血。若VWF的活性不受调控,则会捕获大量的血小板甚至是血细胞,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金属蛋白酶ADAMTS13能高特异性酶切包埋在VWF A2结构域内的Tyr1605-Met1606肽键,调节VWF多聚体的大小与活性,从而防止血栓的生成。力敏感蛋白VWF感应到高剪切应力
本文以湖北省红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残疾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依据残疾发生对象将残疾人家庭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残疾父母健康子女家庭,第二类是健康父母残疾子女以及残疾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从人口负担和家庭经济两方面分析农村残疾人家庭各阶段返贫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形成、扩展、收缩和解体四个阶段中,第一类家庭在扩展阶段和解体阶段返贫风险较高,在形成阶段和收缩阶段返贫风险较低。对这类家庭,在评估解体阶段
日常生活和科研工程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通过建模可以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多目标进化算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存在计算规模大,耗时长等问题。多目标入侵肿瘤生长优化算法(VITGO)是本实验室提出的基于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新型群智能算法,通过模拟肿瘤细胞在营养环境中的变换及迁移来求解优化问题,具有求解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等特点。但是由于VITGO的计算复杂度较高,计算效率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