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分析不同牙周状况患者的患龋情况,及不同龋敏感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有无差异,以探讨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的关联性。2.利用PCR-DGGE分子技术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高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牙周病和龋病发病的相关性,以期为龋病和牙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对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的229名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根据不同牙周状况分为牙周健康组(HP组)、牙龈炎组(GI组)、慢性牙周炎组(CP组)和侵袭性牙周炎组(AgP组);根据不同龋敏感状况分为无龋组(FC组)、低龋组(MC组)和高龋组(SC组)。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四组不同牙周状况患者龋失补指数(DMFT),及三组不同龋敏感患者社区牙周指数(CPI)进行分析。2.以10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10名高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非刺激性唾液样本并提取DNA,16S rRNA基因扩增后进行DGGE凝胶电泳分析,利用quantity one 4.6.2等软件进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结果:1.与AgP组相比,HP组、GI组、CP组的DMFT均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患龋率较低。2.与SC组相比,FC组的CPI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龋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相对较好。3.136例高龋患者中,侵袭性牙周炎检出率最低,仅为2%;其次为慢性牙周炎16%,提示高龋患者较少合并发生侵袭性牙周炎。4.细菌通用引物Bac1和Bac2对唾液样本微生物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扩增量大,DNA主带明显,浓度≥300 ng/μl。5.16例唾液样本PCR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可在DGGE图谱上看到明确的区分,未见有完全相同的泳道出现,同一实验组间存在共有的亮条带,侵袭性牙周炎组有2条共有条带,高龋组有3条共有条带。6.高龋组和侵袭性牙周炎组戴斯相似性系数(Cs)介于0.3%~43.4%之间;侵袭性牙周炎组和龋病组内Cs则分别是24.6%~76.3%、19.3%~73.4%。7.UPGAM系统发育树中,高龋组和侵袭性牙周炎组明显形成两个聚类群,其相似性系数低于0.21;侵袭性牙周炎组Ag-9和Ag-13相似性高达0.76,高龋组CH-1和CH-2、CH-5和CH-3相似性则分别为0.73和0.72。结论:1.侵袭性牙周炎与龋病发病存在负相关关系。2.高龋和侵袭性牙周炎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提示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可能在两种疾病的负相关关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