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欺负是指个体长时间或多次遭受他人或群体的攻击行为,其形式包括直接欺负(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关系欺负),受欺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抑郁、焦虑等),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如自杀、攻击等)。饮食失调(eating disorders)是一种以异常饮食行为和饮食态度为主的心理生理疾病。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后果,是饮食失调的一个风险指标,当个体遭受校园欺凌将受欺负知觉为压力时,同样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压力往往与饮食失调有关。心理韧性是个体的积极品质,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是对抗压力的重要资源之一,能够影响个体的压力后反应,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能够调节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情绪与行为,因此在压力下,低心理韧性的个体更容易受到影响,出现饮食失调的几率更大。本研究认为,压力知觉在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欺负行为问卷》的《受欺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进食态度量表EAT-26》来考察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和心理韧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选取黑龙江、河南等高校的700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为29.95%,其中,关系受欺负发生率为14.90%,言语受欺负发生率为15.05%,既受关系欺负也受言语欺负的发生率为3.7%,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大学生关系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大学生关系受欺负、言语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专业上差异显著,文科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关系受欺负、言语受欺负和受欺负总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事后检验发现,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2)大学生压力知觉水平处于中等,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压力知觉与紧张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紧张感和压力知觉在年级上差异显著,事后检验表明,大二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大四得分显著高于大一。(3)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说明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普遍偏高。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坚韧、自强和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自强维度在专业上差异显著,理工科得分显著高于文科,乐观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著,城镇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坚韧和自强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4)大学生饮食失调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其中有厌食或暴食倾向的有24.73%,极有可能有厌食症或贪食症的有15.98%。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节食维度和饮食失调总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得分显著高于男性。(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受欺负、压力知觉与饮食失调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受欺负和压力知觉与心理韧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与饮食失调呈显著的负相关。(6)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大学生受欺负对饮食失调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压力知觉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相对于高心理韧性群体,低心理韧性群体的压力知觉对饮食失调的预测作用相对更大,且低心理韧性群体的压力知觉在大学生受欺负与饮食失调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