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低极性化学成分及抗过敏活性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nyun_117_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发生过度反应,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叫做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花粉症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极高,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而太平洋地区患病率甚至高达50%。目前临床上关于抗过敏的药物普遍具有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复发率高的缺陷,因而新型药物的开发就显得迫切需要。文献资料表明中药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中药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和保护胃肠道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中暑、呕吐腹泻、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和前额头痛等疾病的治疗。相关文献报道广藿香对过敏性鼻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疾病疗效较好,如精制藿胆方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而广藿香油能够有效缓解I型和IV型过敏反应。本文通过抗过敏相关的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利用现代的分离技术和手段对广藿香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及结构鉴定,并通过活性测试阐明其抗过敏的药效物质基础。通过体外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从广藿香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48个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guaiane A(1),guaiane B(2),guaiane C(3),guaiane D(4),guaiane E(5),guaiane F(6),(2R,3S)-3-methyl-2-(5-oxo-2-isopropenylhexyl)-cyclopentanone(7),corymbolone(8),α-corymbolol(9),patchouli alcohol(10),guaia-1(10),11-dien-2-one(11),(-)-(1R,4S,5R,7R,10S)-guaia-1,5-epoxy11(12)-en-4-ol(12),(2S,3S,6R)-3-methyl-2-(3-oxobutyl)-6-(prop1-en-2-yl)cycloheptanon(13),7S,1(10)Z-4,5-seco-guaia-1(10),11-diene-4,5-dioxo(14),(-)-rotundone(15),9α-hydroxy-patchoulol(16),mandassidione(17),2-keto-4β-hydroxyguai-1,11-diene(18),pogostol(19),trans-2,4-dihydroxy-2,4-dimethyl-cis-1-acetic acid-γ-lactone(20),5-hydroxy-7,3’,4’-trimethoxyflavanone(21),3,3’,4’,7-tetramethoxy-5-hydroxyflavone(22),7,3’,4’-trimethylquercetin(23),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4),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26),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27),3,5-di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28),木犀草素(29),3-O-甲基槲皮素(30),圣草酚(31),β-sitosterol(32),stigmasterol(33),stigmast-4-ene-3,6-dione(34),6-hydroxystigmast-4-en-3-one(35),6-hydroxystigmasta-4,22-dien-3-one(36),ganoderiol B(37),齐墩果酸(38),friedelin(39),10-二十碳烯酸(40),13-十八碳烯酸乙酯(41),behenic acid(42),dibutylphthalate(43),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44),邻苯二甲酸正丁异丁酯(45),邻苯二甲酸异二丁酯(46),cytosporone V(47),p-hydroxy phenethyltrans-ferulate(48),其中化合物1-20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21-31为黄酮类化合物,32-39为甾醇及三萜类化合物,40-48为其他类化合物。化合物1、2、3、4、5、6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和2为两个具有过氧半缩醛结构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衍生物,化合物7,8,9,11,13,14,17,20,37,48为首次从广藿香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5,6,7,8,9,10,11,12,13,14,15,16,19,21,22,23,24,25,27,28,42等21化合物进行抗过敏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这21个化合物均无显著抗过敏的药理活性。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广藿香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29木犀草素(luteolin)和31圣草酚(eriodictyol)具有较好的抗过敏活性,木犀草素可抑制受刺激KU812细胞核溶解液中c-Jun的磷酸化和AP-1的DNA结合活性;而圣草酚主要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的神经酰胺代谢来抑制Ig E/Ag诱导的过敏反应,这些结果都提示这两个化合物可能与广藿香的抗过敏作用有关。因此,广藿香抗过敏的药效物质基础还需要后续药理筛选的开展。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质联用技术(UPLC-MS)技术,分析菊三七水煎剂灌胃大鼠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并进一步深入研究菊三七致大鼠肝脏损伤对血清胆汁酸代谢的影响,为后续应用UPLC-MS技术进行相关体内代谢物检测提供参考与支持,同时为研究菊三七毒性机制奠定基础,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线性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联用(UPLC-LTQ-Orbitrap MS)技术,对
学位
1目的本研究以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快速分析鉴定葛根芩连汤中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系统地阐明葛根芩连汤的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的作用机制,包括揭示其关键成分、靶点和调节的通路等;最后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急性肠炎大鼠模型,筛选预测的关键成分,对其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实验验证。希冀能为葛根芩根芩连汤的物
学位
目的:进行具有二氧化硫特异性响应的荧光探针设计,并研究其与二氧化硫特异性反应后,荧光、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特征,建立适合于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定性检测、定量测定方法,并将其用于动物机体内亚硫酸根离子的荧光成像检测。方法:(1)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基于肉桂醛荧光母核的荧光探针I和基于半花菁荧光母核的荧光探针Ⅱ。(2)考察荧光探针I和Ⅱ在水溶液中与SO32-反应后的紫外-可见光吸收以及荧光图谱变化,
学位
目的: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又名白屈菜赤碱、白屈菜季铵碱,是中药白屈菜的有效成分。CHE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药理活性,特别是CHE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对于体内抗肿瘤研究较少,且通过制剂手段降低该药物毒性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拟初步研究CHE体外抗肿瘤药效与机制,构建、表征CHE脂质体并评价其体内药效及药动学行为,探索CHE脂质体减毒及增效作用,
学位
目的:应用一代测序技术对我国特有物种——长梗秦艽 Gentianawaltonii Burk.、全萼秦艽Gentiana lhassica Burk.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挖掘其潜在的分子标记位点,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我国西部地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组(Sect.Cruciata)组内各物种种间关系,为龙胆科物种鉴定、资源保护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积累,采集长梗秦艽
学位
目的:肥大细胞(MCs)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接触性过敏性皮炎中作用关键,并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都是以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免疫介导性疾病,两者都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过度反应的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中涉及的超敏反应机制存在重叠。MCs在这两类疾病中均扮演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少有研究基于MCs报道中药及天然产物对这些疾病的影响。本论文主要
学位
目的:中药提取物中广泛存在纳米粒,但这些纳米粒对中药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药动学的协同作用尤其协同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自身较差的溶解性和显著的首关消除,黄连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至不足1%。但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当以黄连提取物给予小鼠后,小檗碱的体内暴露水平较等剂量单体小檗碱给药组高15倍以上。黄连提取物中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小檗碱药动学改善的原因。本课题组在黄连提取物中发现了大量主
学位
目的: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肥胖往往会伴随着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肪变性,糖脂代谢紊乱等症状,长期发展会引起各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从而影响个人及社会的健康和经济发展。目前被FDA批准用于临床的减肥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副作用大。研究表明下丘脑是人体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中心,其弓状核、室旁核等神经元核团中均含有调控摄食和能量的神经元。因此,我们
学位
目的:PPAPs类天然产物在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良好活性,而这类化合物有绝对构型确定和分离提取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类化合物的构型和来源问题,本文提出用合成的方法确定这类PPAPs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建立一种适用性广的方法学快速合成这一类带有手性侧链的B型PAPPs类化合物;合成出一系列这些PPAPs类天然产物及类似物,测定生物活性,探究其构效关系,同时为寻找结构更简化、活性更好的先导化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从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衍生物中筛选具有BRD4蛋白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探究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部分和抗肿瘤部分的药效作用。方法:利用TR-FRET法筛选出BRD4抑制剂;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研究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内和媒介中载脂蛋白A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法分析化合物D9、D66与BRD4蛋白结合模式;利用LDLR-/-小鼠构建动脉粥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