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由多种非创伤性原因导致股骨头内血供减少或断流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疾病,是一种导致髋关节功能丧失的常见病。目前,其发生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但关于该病的发生以及病程的进展及转归机制,目前尚有许多未知之处,尤其 ONFH坏死后髋关节的继发性改变机制及对髋关节的影响。目前ONFH的保髋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不能有效的阻止ONFH向髋关节骨关节炎进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 ONFH的认识,以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阻止或延缓ONFH的疾病进展。 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是近年来所被认识到的一种解剖异常所致髋关节在屈曲、内旋时发生撞击并产生疼痛的疾病,按照畸形产生部位 FAI被分为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征(Cam-type FAI)、钳夹型股骨髋臼撞击征(Pincer-type FAI)、混合型股骨髋臼撞击征(Mixed-type FAI)。目前FAI已被认为是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之一,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ONFH患者FAI发生率是否增加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ONFH尤其是中晚期ONFH其股骨头常有增生性骨赘、股骨头变形以及塌陷所致的阶梯等改变。这些因素很可能增加凸轮型FAI的发生。本研究拟通过测量ONFH患者平片α角大小,以了解ONFH中FAI的发生率,从而对ONFH的保髋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04月期间所有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髋关节正、侧位片为研究组,为每例患髋匹配相同性别、年龄接近(±2岁),无症状的髋关节正侧位片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研究组及对照组患髋的α角大小,比较两组中α角大小的差异;按Ficat分期法将研究组及对照组分为Ⅱ、Ⅲ、Ⅳ三个亚组,进一步比较两者的差异,以了解其发生规律及产生原因。 结果:研究组中共纳入95例122髋(Ⅱ期:44髋、Ⅲ期:42髋、Ⅳ期:36髋),其中男性78髋、女性44髋,平均年龄47.43±15.50岁(范围:20-79岁)。对照组包括90例122髋(Ⅱ期:44髋、Ⅲ:42髋、Ⅳ期:36髋),其中男性78髋,女性44髋,平均年龄47.61±15.50岁(范围:21-79岁)。 ONFH组正位片上122髋中有89髋(73.0%)α角>50°而对照组只有15髋(12.3%)的α角>50°,两者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侧位片上122髋中93髋(76.2%)α角>50°,而对照组只有23例(12.3%)>50°,两者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根据Ficat分期方法进行分层比较显示:ONFH组中Ⅱ、Ⅲ、Ⅳ期各亚组中α角>5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的亚组。Ⅱ期α角大于5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而Ⅲ、Ⅳ期正侧位α角大于50°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正位上ONFH组平均α角明显大于对照组(77.05±23.41°vs45.60±7.84°),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Ⅲ、Ⅳ期亚组患者平均α角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之间比较,Ⅱ期患者平均α角明显低于Ⅲ、Ⅳ平均值(56.89±16.54 vs85.57±17.65、91.75±19.32),而Ⅲ、Ⅳ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侧位片上得到类似的结果。 ONFH组中α角增大原因分析显示:导致α角增大的原因包括股骨头前、外侧突起以及一些非突起因素(如股骨头扁平、股骨头-颈凹陷消失或减小等)。其中Ⅱ、Ⅲ、Ⅳ期正位因突起导致α角增大的占比分别为:90%、100%、97.2%;侧位分别为61.9%、82.1%、82.9%。 根据突起产生的机制及形态可将突起分为增生型、塌陷型或混合型。其中Ⅱ期全部为增生型突起,Ⅲ、Ⅳ期中正侧位中单纯由塌陷导致的Cam型FAI占比较小,Ⅲ期正位增生性和混合型占比达:84.6%,侧位为:78.1%。 结论:ONFH中Cam型FA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随着ONFH病程进展而增加,尤其Ⅲ期以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期,且程度较其它因素所致FAI更严重。导致ONFH患者Cam型FAI的主要因素为股骨头侧异常突起,突起类型以增生型为主,塌陷型突起加重撞击程度。Ⅲ、Ⅳ期塌陷导致的Cam型FAI常常合并增生型突起,单纯恢复塌陷处外形并不能消除FAI。ONFH患者中FAI的存在可能是其髋部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退行性变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估Cam型FAI存在情况,对保髋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早期预防或消除FAI因素,可能改善ONFH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关节置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