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规模监禁”犯罪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有犯罪现象,就必然需要有应对犯罪的犯罪控制政策,以及形成的犯罪控制模式。监狱里人满为患,监狱在押囚犯人口比居高不下,说明国家主要靠暴力的“利维坦”来维护社会秩序。据统计,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监禁率最高的国家,尽管美国人口数量不足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美国的监狱内所关押的囚犯却占到全球在押囚犯总数的25%。美国联邦监狱和州监狱从1970年代,在押囚犯不到20万,飙升到2018年的160万,再加上地方看守所拘押的囚犯,总数高达230万以上。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监禁”(mass incarceration)是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大规模监禁”不仅仅意味着高监禁率,更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了美国社会的焦点事件。本文旨在从犯罪学视角切入,明确“大规模监禁”的核心内涵,理清“大规模监禁”的发展阶段,进而分析其形成的成因,评价其犯罪控制效果以及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美国“大规模监禁”背后蕴含的犯罪控制模式变动的社会基础和刑罚启示。按照此思路,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界定“大规模监禁”概念和发展阶段。探究这一概念的学术史来源,以及含义和特征。梳理“大规模监禁”的历史发展阶段,论证“大规模监禁”的产生和发展和政府打击犯罪现象的关系。第二章主要从犯罪控制模式的角度来解释“大规模监禁”产生原因。首先理清犯罪率和犯罪控制模式的关系,论证犯罪率的上升只是诱因,美国应对的犯罪控制模式的改变才是导致“大规模监禁”形成的根本原因。而美国犯罪控制模式发生了两次转变,从“医疗模式”到“正义模式”再到“惩罚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犯罪控制措施和政策,如严格限制法官自由裁量、减少适用缓刑和假释、推行“零容忍政策”、扩大监禁刑的适用范围以及增加监禁服刑时间等。最终促成了“大规模监禁”的形成。第三章对“大规模监禁”的犯罪控制效果进行检视。通过对监禁刑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大规模监禁”对减少犯罪的作用还不是十分明确。然而,“大规模监禁”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犯罪和刑罚的领域,其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价值观层面的负面影响已经慢慢凸显出来。最后探究如何完善犯罪控制效果评价体系。第四章探究美国犯罪控制模式转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蕴含的有益启示。美国犯罪控制模式的变动体现出刑罚哲学层面上的“钟摆现象”。由“矫正”到“威慑”的刑罚哲学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最后,探讨犯罪控制模式的制定和变动,必须审视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也须得把产生的社会后果纳入犯罪控制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如何缩短甚至避免犯罪控制模式的剧烈摆动,制定更符合一定社会犯罪特点的刑罚原则,提高犯罪控制水平。
其他文献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更是后疫情时期企业的自救和图强之道。因此,“如何激励和支持企业创新”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设备档案是日后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不可缺少的依据性文件,因此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设备档案也是科技档案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开箱资料必须由档案
平推窗启闭力过大、开关费力一直饱受消费者诟病。本文简要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汪达之(1903-1980),男,安徽黟县碧山村人。1916年3月至1920年,先后就读于怀宁县高小、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安徽中学、安徽省立第一中学。1926年,在望江县吉水镇小学任教。1928
<正>引言:用DHCP方式获得IP地址的方法,经常出现计算机终端获得其他网段地址或因为地址冲突导致不能正常上网的问题。遇到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就要介绍一下如何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于老年心电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老年心电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
职业韧性和组织承诺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活动很少,并尚未涉足幼儿园教育领域。基于此,本研究就幼儿园教师职业韧性与组织承诺关系进行研究。笔者采
<正>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标榜网络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性。在网络上以侮辱、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案件在国外早有发生,我国各地近些年来诉诸法律的该类纠纷
两台6.5t/h锅炉,蒸汽压力0.4~0.6MPa,引风机电机型号Y200L-4,鼓风机电机型号Y180M-4,原分别采用自耦变压器与Y-△降压启动,现改为全电压直接启动,虽然启动迅速,控制线路简单,
目的研究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原因,且提出合理护理管理对策。方法该次研究涉及的40名样本均选自该院从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纳入的口腔门诊护士,依据随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