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电影作为一种亚类型电影,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好莱坞风靡的“青春片”到九十年代占领亚洲市场的日韩青春电影,甚至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都发展的尤为兴盛,而纵观中国电影史,青春的个人记忆本应提前登上电影舞台,但却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一直被搁浅为“空洞的能指符号”。中国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体制的变迁、改革开放带来的迅猛发展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承载着集体记忆的青春岁月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关注人本的思想革新。年轻人以及整个社会逐渐脱离了对原始的土地、村庄、山川河流的依赖,投身于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城市化之中。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春模式一方面充满了对青春逝去的怅惘,一方面也充斥着对现代化和祖国河山的歌颂热爱,曾经的集体空间分崩离析带来的是逝去和新生;而九十年代的青春电影则彻底脱离了动荡时期的集体记忆,更多的以边缘化题材和叙事模式来传达个人情感,他们忠于一种新的真实的影像,不像前一代人的作品那样固执于传统文化、乡村和寓言,他们的作品聚焦在城市中日常生活的不确定上;城市成了电影的滋养士壤,同时在荧幕中它也被悄然的关注着,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得到了经济腾飞和国际化的开放,青春叙述更加丰富起来,也更倾向于私人空间里自我记忆的独特和个性化。本文选择中国内地青春电影的萌芽时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着手,梳理内地青春电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达方式,赋予这一类型电影以完整的定义,勾勒出其独特的发展流变模式,进而整理出青春电影中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叙事空间,描绘出内地青春记忆中独特的从集体公共空间到个人成长空间的范式转变,试图从叙事空间的共通和变更中呈现出青年人从自我认同到认知社会的张力关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