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瘙痒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易诊断,短期治疗有效,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本课题选取临床有效方做为研究对象,原方以甘草干姜汤合味加减封髓丹以汤剂应用于临床,由干姜、炙甘草、砂仁、黄柏、苦参、桂枝、白芷7味药组成,具有燥湿祛风,温经活血,润肤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老年皮肤瘙痒。根据药物性质和剂量情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原汤剂改成用药方便、顺应性好的颗粒剂。 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剂型本处方日服生药量为70g,根据预实验出膏率为25%左右,初步推算一日浸膏量为17.5g,原以汤剂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皮肤瘙痒,故将本方最终剂型定为颗粒剂;路线筛选根据本方功能主治及各药味理化性质,初步拟定4条提取路线,以右旋糖酐、4-氨基吡啶致小鼠皮肤瘙痒、2’4-二异氰酸甲苯酯致小鼠耳廓瘙痒、二甲基亚砜致豚鼠耳肿胀瘙痒模型,以瘙痒潜伏期、瘙痒次数、瘙痒持续时间、耳肿胀度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提取工艺按方中药味分为干姜、炙甘草、砂仁、桂枝、白芷和苦参、黄柏两部分提取,分别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水提工艺优化,最终确定干姜、炙甘草等部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黄柏、苦参部分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浓缩干燥工艺干姜、炙甘草部分常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1.20,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190℃,出风口温度90-100℃,进料泵速10;通过比较常压和减压浓缩确定黄柏、苦参部分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80±5℃减压干燥;中间体质量控制按要求对浸膏粉水分、灰分、含量进行限量控制;成型工艺以制粒情况、成型率、软材形状、颗粒性状、过筛难易为指标考察制剂成型工艺,填充剂为糊精:乳糖(3:1),药辅比为1:1,润湿剂为75%乙醇,加入1%阿斯巴甜进行矫味,湿法挤出制粒,60℃干燥,整粒,包装即得;中试工艺及质量标准按照小试工艺条件1000个制剂单位的处方放大10倍,药材总投料量210kg,进行三批中试放大试验,结果工艺稳定可靠,按颗粒剂项下的相关要求对产品的性状、鉴别、检查项、重金属砷盐检测、含量测定、微生物检测等相关项目建立质量标准,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 复方止痒颗粒成品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为该产品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为科学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