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11)面乙腈催化加氢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腈催化加氢的产物主要是乙胺类化合物(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这类化合物常用于医药、农业、纺织、橡胶、塑料行业等,因而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同时乙腈加氢反应,不仅能够实现乙腈的综合利用,而且有利于实现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但是,该反应主要生成三种胺类的混合物,选择性较差。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需要对乙腈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有清晰的认识。目前,对于该反应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理论研究却很少。而Pt催化剂由于其(111)面具有较低高的活性而备受关注,因此人们经常会选择Pt(111)表面作为催化剂去加速反应进行。为此,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Pt催化剂上乙腈的吸附性质和乙腈加氢生成乙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经过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对CH3CN在Pt(111)面上的可能吸附构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H3CN在Pt(111)面吸附的最稳定构型为bridge吸附。C–N键平行于金属表面,并且表面Pt原子分别与相连的C原子和N原子成键。表面Pt原子向CH3CN转移部分电子,活化了CH3CN的碳氮键。(2)对Pt(111)面上反应的中间构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中间体N原子上加氢的吸附产物要比C原子加氢的吸附产物稳定。并且随着H原子的增加,反应中间体的C–C键键长分别逐渐伸长,吸附能越来越小,当生成CH3CH2NH2后吸附能最小。(3)CH3CN加氢反应,反应中间构型和H原子的共吸附研究中,可以得出:H原子在top位和fcc位的结构较稳定,而bridge位和hcp位较之不稳定。这表明了H原子在表面具有流动性,从而接近到金属表面,这种流动性有利于加氢反应的进行。(4)对CH3CN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深入了解,经过过渡态的探寻,比较每步反应的反应能和能垒,计算结果显示:CH3CN催化加氢生成CH3CH2NH2的反应路线为:CH3CN→CH3CNH→CH3CHNH→CH3CHNH2→CH3CH2NH2
其他文献
当今时日,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人脸分析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运用已经可适应各种模式与复杂场景。其在公安部门的反恐、维护秩序稳定实际操作中尤其有良好的
本文首先制备了有机蒙脱土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然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E/MMT纳米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醇的种类和用量、酯的
品种特征特性 ‘丰悦’、‘翠玉’长势较强。‘丰悦’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90克,最大127.8克;果皮绿褐色,光滑无毛;果肉黄绿色或金黄色,细嫩多汁,味甜,含可溶
针对对地攻击火箭弹单发毁伤概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激光周向探测系统,旨在提高对地攻击火箭弹的目标捕获概率。推导了平面目标脉冲激光回波波形的解析式及最小可探测光功率
<正>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于2001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命名已被确认。目前全国已有湖南、江西、广东、广西
本文基于A2+BB’2支化聚合物连接单体合成法,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支化单体,通过控制BB’2单体在聚合时的投料比,与磺化氟酮单体进行共聚,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构型和不同支化含量的B
毛细管电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因其较高的分离效能、较少的消耗以及仪器相对简单等特点,在化学、生命科学、药学、临床医学、法医学、环境科学及食品科学等各个领域有着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西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时间序列SARIMA模型,定量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西部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时滞,克服了采用传统的"同比"方法分析该问题时不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阶段。笔者对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合同控制、签证内容控
近几年,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接受教育,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而由留守儿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调研通过对桑植县留守儿童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