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雷达截面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和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战争的重要特征。为了应对未来战场的复杂环境,提高武器装备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和研究隐身技术列为国防核心。隐身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航空航天、导弹、坦克、舰船等军事领域,并取得了卓越的实战成果。雷达截面(RCS)是用来衡量目标电磁散射能力的重要参数,RCS减缩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目标散射,通过减小其可被侦测的范围,实现相对敌方雷达隐身的效果。目前,隐身作战平台自身的RCS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加载在平台中的天线系统的RCS已成为整体RCS的突出来源,天线隐身性能的好坏是决定目标隐身能力的关键因素。天线是一种特殊的强散射源,它的基本属性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值得注意的是实现天线的隐身不能以牺牲其正常辐射性能为代价,如果采用一般的散射控制方法如改变外形、雷达吸波材料等,很难有效解决大部分天线的低RCS问题。迄今为止,天线散射和辐射之间的矛盾仍是天线隐身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在低RCS天线的设计中保持甚至进一步提高天线的带宽、增益等辐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天线的散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低RCS天线设计的新方法,兼顾了对天线辐射特性和RCS特性的同时改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1、基于缺陷地结构(DGS)和准分形结构(QFS)设计一款低RCS宽带圆极化天线。在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辐射地板中开槽,在中心引入4个DGS结构并在四周引入8个H形QFS结构。通过改变地板上的电流路径可以有效的展宽天线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通过改变地板的外形和面积可以有效实现天线带外RCS减缩。与参考天线相比,设计天线的3dB轴比带宽由2.444-2.458GHz(0.57%)大幅度提升到了2.435-2.470GHz(1.43%),且不降低天线增益。同时,设计天线能够在3-10GHz的宽频段内获得良好的单站RCS减缩特性。  2、提出一种新的超材料吸波体(MA)的排列方式和其在圆形贴片微带单极子天线中的加载技术,吸波体可以同时参与天线的辐射和散射工作。首先设计了一个宽频带三层吸波体,使其吸波频段可以覆盖天线的工作频段。为了与天线中圆形贴片灵活匹配,不同于传统的周期性排列,将吸波体单元弯折后沿圆环排列,给出了圆环栅格MA结构的设计和仿真方法,同时使该圆环MA保持良好的吸波特性。将圆环栅格MA结构与圆形贴片天线一体化设计得到一个低RCS宽带低剖面微带单极子天线。对于辐射特性,整个圆环栅格MA在天线工作频带内可以作为一个辐射体,产生锥形辐射方向图。对于散射特性,MA作为吸波体可以有效地吸收垂直入射的电磁波,达到减缩天线带内RCS的目标。  3、提出了一款基于极化转换超材料PCM的宽带低剖面天线,同时在天线带内和带外具有低RCS特性。首先,对PCM的棋盘型排列结构进行改进,去掉棋盘型结构四个角处的PCM上层贴片,得到的十字型排列结构可以打破RCS减缩受PCM极化转换频带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棋盘型结构的RCS减缩频带(6-9.3GHz,52.4%),十字型结构的RCS结果(6-15GHz,85.7%)得到明显提高。最后,采用上述PCM结构与微带天线一体化设计,微带天线与PCM共用一个辐射地板。与参考天线相比,设计天线能产生较宽的阻抗匹配(6.05-7.52GHz,相对带宽为21.7%)和稳定的增益,在5.8-18.0GHz(102.5%)内RCS得到减缩。  4、提出一款基于多功能超材料覆层的低RCS圆极化F-P谐振腔天线。覆层单元能够独立控制两正交方向上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使其同时具备圆极化转化特性、部分反射特性和吸波特性三种功能。在工作频带内,覆层整体表现为一个线-圆极化转换器,将来自馈源的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辐射出去;覆层下表面为部分反射表面(PRS),与加载在线极化天线周围的矩形HIS结构一起组成Fabry-Perot谐振腔,HIS结构用来补偿PRS不同极化之间存在的反射相位差,通过多次反射电磁波提高天线增益;覆层上表面为加载电阻元件的吸波层(AS),可以有效吸收入射电磁波能量,从而实现低RCS特性。设计天线的3dB轴比带宽为10.63-10.75GHz,天线增益在工作频带内得到提高,在中心频点处提升了3.2dB,天线RCS在4-13GHz的宽频段实现有效减缩。
其他文献
该文对分离自厦站海区潮间带动植物体、底泥和海面漂浮物等生境的1,173株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de,EPS)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该研究旨在克隆Mlo基因cDNA为利用反义技术或基因打靶技术抑制或关闭Mlo基因的表达,选育抗白粉病的麦类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说明我们已成功地克隆到大麦Mlo基因cDNA.
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核糖体展示技术,在鼠源性单链抗体库中筛选出抗ICOSL的特异性抗体,以期在减轻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方面能有更广阔的应用。第一,通过RT-PCR从人B淋巴瘤细胞D
该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体系,构建了用于转化的三个双元载体并将褐飞虱抗性基因(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基因)导入三个水稻品种,得到了大量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物
该研究以若干已知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的cDNA为信息探针,采用"同源筛选"的策略进行基因克隆,分离和鉴定了5个分别与转录调控、信号传导、蛋白修饰及非特异性免疫等功能相关的
该研究采用曲细精管分段分离的方法,结合差异显示PCR(DDRT-PCR)技术,筛选精子发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第一个cDNA全长为1463bp,命名为tSH3p13.第二个cDNA全长为1556bp,命名为RS
学位
我们试图用同源结构模拟的方法,预测FD-TAP的三维结构,解释科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为进一步研究FD-TAP的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奠定基础.以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酯酶(BAP)为
该文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和技术重点研究由黄色结缔组织分化形成的血细胞、营养细胞的特点及其发生、营养细胞降解过程的规律.鲎血细胞发生于黄色结缔组织,但并无固定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