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比较研究——以中英美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城市规划教育发展较为成熟,其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考核指标等,对我国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MIT、康奈尔、布鲁克斯、卡迪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城市规划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美国、英国城市规划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并对我国城市规划教育改革提出建议。主要研究内容有:  (1)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渊源与发展。求本溯源,本文将研究中国、英国、美国三个国家城市规划教育的产生、发展、成熟和发展趋势。同时,比较中西方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在发展的连续性、教学特色和学科定位方面的差异。  (2)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理念和体制。比较中国、美国、英国在城市规划教育培养目标、学科体系、学科背景、招生机制、培养模式、考核机制方面的差异。  (3)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效果。比较中国、美国、英国在城市规划教育中的生源构成、课程设置、师资力量。  (4)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的主要经验和问题。总结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重点剖析我国城市规划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发展对城市规划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望。  (5)我国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建议。在总结中西方城市规划教育差异,以及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办法。
其他文献
考古工作者需要一个空间来开展考古工作,游客需要一个空间来近距离观看遗址,同时遗址也需要一个空间来被保护,博物馆建筑对于历史遗迹来说是一个必然性的存在。本文研究了国内外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以来,关注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建筑师明确提出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概念,如出现了一些建筑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建筑、城市建筑生态学、生物结构或生态结
笔者选取了上海,这一中国近代发展的典型城市,以政权的更迭为线索,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从近代城市规划史的角度,对上海在清末、国民党统治时期、日伪时期进行的城市规划历程演变、
学位
世界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生存空间空前紧张.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走立体化的发展道路,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并
随着城镇化的速度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相伴而出现城市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如PM2.5严重超标、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等,
论文论述的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城市居民社会交往问题,尝试在建筑学领域对该问题进行新的有效探索。论文分析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探讨该问题的必要性,总结前人在该领域的一些
学位
学位
1Mr. Liang sicheng had suggested that the brick and masonry pagodas evolution could be divided broadly into three periods: "the Period of Simplicity, or the Per
学位
上海近代观演类建筑的兴建是伴随着上海近代开埠通商,以及逐步商业化的历程逐渐开展起来的。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茶园时期、舞台时期、大戏院时期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学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使住区外环境设计满足居民的需求;如何对传统的居住外部空间形式进行继承与发扬;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