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优化与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旧沥青路面上加铺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Ultra-thin Whitetopping,简称UTW)是一种新型的路面修复技术。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些较为可喜的研究成果,而在国内,现有的路面规范对UTW路面尚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成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严重阻碍了此项技术的推广。本文根据我国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技术现状及旧沥青路结构现状,采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有限尺寸四边自由板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UTW路面计算模型,对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进一步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不同平面尺寸的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进行应力计算,总结出不同平面尺寸对UTW路面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平面尺寸大小。(2)对不同厚度的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应力计算,分析面板厚度对UTW路面的影响,确定了最合理的厚度。(3)对板中部、板角隅、板纵缝边缘中部三种位置进行加载,分板底连续和板底脱空两种情况,对比弯拉应力的大小,确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不利荷位。(4)通过对轮迹带的分析,确定轮迹频率峰值位置;将荷载作用在轮迹频率峰值位置,分析不同平面尺寸和厚度的面板弯拉应力值变化规律,进一步确立了合适的面板平面尺寸和厚度。(5)对UTW路面进行温度应力分析,确定其变化规律;将弯拉应力疲劳值与温度应力疲劳值叠加,将叠加值与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进行对比,得出满足道路使用要求的尺寸和厚度。(6)分析沥青层厚度对UTW路面的影响,论证我国现有的沥青层厚度能够满足UTW路面的使用要求;对反射裂缝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反射裂缝发生的规律;分析沥青弹性模量大小对UTW路面的影响,得出其变化规律。通过有限元数据分析,主要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UTW路面平面尺寸为1.8m×1.8m时,最为合理,施工也较为方便。(2)通过分析不同厚度的UTW路面板,得出9~10cm的厚UTW路面板是较为经济合理的。(3)沥青层和混凝土面层之间的粘结力对UTW路面的使用性能起到决定作用,板底脱空时的弯拉应力要远大于板底连续的弯拉应力。层间连续时,最不利荷位为板纵缝边缘中部;当板底有脱空现象时,最不利荷位为板角隅。(4)温度应力对UTW路面的使用性能起到一定作用,不能够忽略,和荷载应力共同对UTW作用。(5)随沥青层厚度逐渐增加,板底弯拉应力是逐渐减小的。并且我国现有的沥青层厚度能满足UTW路面的使用要求。随沥青弹性模量的增加,UTW路面的使用性能有所提高。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UTW路面的设计方法,为UTW路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骨痹宁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60例符合本临床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骨痹宁方,水煎服,日一剂;对照组予硫
土地乃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新中国诞生以来,宅基地使用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成立之初由于包括经济、法律制度、历史和其他原因的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本身和相应的系
轮式驱动电动汽车采用多个轮毂电机独立驱动车辆,是未来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开关磁阻电机不仅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制造成本低,而且调速范围宽、效率高,将其作为纯电
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胞磷胆碱钠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质控情况.采用不同的质量标准对市场药品进行检验,并对执行过程中所碰到的检验问题加以分析讨论.不同的质量标准需进
活动断层的位置分布及其地表变形变位特征的准确识别是研究和评价活动断层的基础,国内外学者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断层提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基于DEM的活动断层位置的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s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aematoma,SCH)的相关因素。观察寿胎丸加味方联合
研究背景:反复低氧再氧合导致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丙泊酚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麻
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RPF)以腹膜后包块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低,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常致误诊误治。本报道继发于前列腺癌的RPF1例。继发于恶性肿瘤的RPF预后差,早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幸福的概念和满意度的意识日益增长,幸福指数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社会经济研究学者的关注,形成幸福经济的理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活性的药用成分,近年来已经成为筛选新型、高效、广谱、抗菌活性物质的重要微生物来源。本研究从25株蒲公英内生真菌中筛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