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其涉及范围广,造成损失之大,后果之惨重的特点,长期以来备受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外学者的关注。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其涉及范围广,造成损失之大,后果之惨重的特点,长期以来备受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外学者的关注。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04年2月以后分别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了对操作风险的监管力度。然而操作风险事件在日益成熟的监管环境中仍旧屡禁不止,一些旧有的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不再适用,找到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对一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第一、对权威机构发布的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参考了操作风险界定、管理框架的研究、操作风险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部分国内文献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认识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研究成果较世界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第二、讨论了业界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描述了操作风险的广义定义、狭义定义、中间定义、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义以及各大商业银行针对自身情况对操作风险进行的定义。明确了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以及监管原则,介绍了目前国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先进的管理技术。 第三、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本文将操作风险分为可控操作风险以及不可控操作风险,主要对内部欺诈、雇员行为和工作环境安全问题、客户产品和流程管理、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这四类可控操作风险现状进行例举实例,得出目前形成操作风险的主要问题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流程管理混乱、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操作人员合规意识需加强等方面。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型商业银行采取了先进的操作风险控制手段,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操作风险的控制需要全员配合,因此在具体实施环节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深入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工作中,摒弃旧有观念,了解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工作中发现并体会到在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改造经济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正处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工具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宏观经济表现和整体社会福利影响巨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越来越认识到沟通的作用,开始采用更加积极的沟通策略。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策略日趋封闭,重新引起了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中央银行沟通政策和效果的争议。中国中央银行一直积极改善中央银行沟通政策,但沟通水平仍然较低。比如2016年的“811”汇改,由于中国人民银
面对层出不穷、无孔不入的新病毒和新漏洞的不断涌现,方正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与欧洲最大的杀毒厂商熊猫国际早在2003年就已“领先一步”地推出的方正熊猫网关PAGD7000系列,
以性能优异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聚己内酯(PCL)与壳聚糖(CS)进行冰醋酸酸溶复合,并采用流延法制备CS∶PCL质量比分别为0∶100、5∶95、10∶90、15∶85、20∶80、100∶0的CS/PCL
巨球蛋白血症是以血清中单细胞系IgM异常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自Waldenstrom氏(1944)发现该病后,欧美和日本相继都有许多病例报导。本文对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疑诊为巨球蛋白血
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于本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了解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13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各地推进
本文简要介绍了μC/OS-Ⅱ,并对软件定时器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做了概括性的叙述.详细说明了基于该内核的软件定时器数据结构和应用接口,分析影响定时精度的抖动问题产生的原因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但作为高风险、 高投入且持续较长的投资活动活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最高决策者的利益表达.终极控股股东虽然再股权结构中占有较小的现金流,实
我们分析了临床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的267例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其中男169例(63.2%),女98例(36.7%),年龄4~72岁,以25~45岁为多。其中心电图正常者68例(2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国内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全球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出现了新一轮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化解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成因以及治理思路展开深入探讨,重点考察研发创新、对外直接投资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