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多元——论美国华裔文学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华裔文学,尤其侧重于197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裔文学,即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的冲突、对话和超越等动态的发展层面出发,把美国华裔文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文化主义。本文欲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中众多的、尤其是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文本阅读,发现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作家对美国社会与文化,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和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具体认知和态度所体现的文化心态,试图对这种文化心态所发生的历时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进而对这些作家的文化心态发生流变的历史、心理、文化成因进行探索,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美国华裔文学的大致走向。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是“突现的文学”与“旅行理论”。  “突现的文学”中总是充满了令人惊奇的内容,而且它们一直在向处于霸权地位的主流文学挑战。美国文学史发展到今天,美国亚裔文学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又以美国华裔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金斯顿已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艾米·谭已成为美国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吉什·任已以独特的文学创作个性而崛起于美国文坛,哈·金获美国全国图书奖小说奖,这些都说明美国华裔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坛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说明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堪称“突现的文学”。  “旅行理论”认为:理论在“旅行”到另一个时代和场景中去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某些原有的力量和反叛性,在被彼时彼地的人们接受时会做出修正、篡改甚至归化,从而产生变形和意义的转化。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或中国文化,可称为“旅行的文化”,即中国文化进入美国语境后,出现了简化现象,发生了扭曲,产生了变形。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了,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绩。目前,这一研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有分歧,如果不对这些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加以探讨和澄清,将会影响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目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倾向,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一词的翻译在国内仍然有分歧。它如何翻译,涉及到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本文认为,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文译名应该是“美国华裔文学”。  对于美国华裔文学这一研究对象,中外的学者已有过多种界定。本文认为,美国华裔文学应指“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界定涵盖了迄今为止所有中外学者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各个不同界定中所包含的全部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有所扩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并考虑到了客观现实,照应到了相关研究对象的涵盖。  用中文发表的美国华裔文学方面的论文中,提及作家时,通行采用作家的中文名字。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而且与作家自身的文化身份定位有距离。更科学的做法是:像对待普通美国人(西方人)的名字那样,用其英文名字音译,第一次提到时在音译名字后括号内加注英文名字,当然,如果知道,可同时加注其中文名字。这样处理,说明其英文名字是首要的,而中文名字是次要的。这种关系,与美国华裔作家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符。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突现,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族裔在美国文坛和社会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的又一例证。不过,他们更多地是在言说自己的族裔的生活、经历、体验和思想,对于主流社会的生活体验,他们似乎还无权言说。这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说明美国华裔总体上仍然生活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充其量仅仅处于从边缘向中心运动的过程中。毕竟,从中国到中国文化再到文化中国,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奋斗,从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认同美国文化,到展开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再到超越二元论,已经在多元文化以及美国文学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道路。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西文化间的对话是在许多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身份定位中展开的多方位、多层面的对话和交流。本文力图扭转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上的偏向:把美国华裔文学中展现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力图还美国华裔文学以本来面目。美国华裔作家在作品中展现的文化既非纯粹的中国文化,也非纯粹的美国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中西文化杂糅的美国华裔自身的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元。  本文探讨了美国华裔文学最新的发展动向。美国华裔作家在20世纪末,顺应了美国文坛上少数族裔作家普遍的超越“文化认同”主题的大潮,摆脱了以往的那种强烈的身份焦虑,纷纷采用一种自愿的“流亡者”身份来写作,从而实现了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对比-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他们的作品则标志着文化上从分离和异化逐渐走向调和,乃至为自己重新定位的转变,实现了肯定的自我创造。以吉什·任为代表的新一代华裔作家,已开始将自己置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试图在创作中表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预示着华裔作家向着摆脱一切主流文化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以哈·金为代表的一批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以汉语为母语的新移民的英语文学创作,表现的是纯粹的中国题材,中国的文学创作手法,中国人的创作思维方式。这类作品引起了美国文坛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们是多元主义的美国文坛和社会中的新的一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主题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从金斯顿及其以前的作家的“我要成为美国人”,到艾米·谭的“我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到吉什·任的“我就是美国人”,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冲突,走向寻求自我和对话与超越,走向多元文化并存的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罪、罚以及救赎这三个主题来研究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思想的关系。从考察莎士比亚时代的神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入手,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如何揭示出传统宗教信仰在社会
《论语》作为系统地记载孔子言论的著作,既是儒家经典,也是中国文化传统最核心的作品之一。儒家学说是两干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孔子关于道德、政治、教育、人生等观
本文就屈原的生命意识展开论述。 第一章论述屈原在生命意识的最高境界上表现为对立德的追求。屈原的立德主要是在激烈的外部冲突和复杂的内心矛盾中完成峻洁人格的塑
论文以十九世纪初期到二十世纪中期约一百三十年间的粤语疑问句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疑问句的句式及语法词的研究。论文使用朱德熙(1982∶P.202)对疑问句分类的框架,捋粤语中的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社会对俄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鹤岗市作为边境城市,俄语人才需求不断上升,给俄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
目的:探讨定期普服维生素A(VA)对营养不良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抽样人群5岁以下儿童口服维生素A大剂量突击法1年内口服VA两次(双剂量),每次10~20万IU,间隔6个月;采用《WHO 0~6
本文提出了在IN/BISDN综合的平台上实现视频点播业务的新方案,即用智能网的方法将BISDN宽带网络中的各种VOD服务器统一控制和管理起来,既方便了用户接入VOD业务,又可使VOD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学位
灰霉病是近年来邯郸市保护地蔬菜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可危害茄子、韭菜、番茄、辣椒、西葫芦、莴苣、草莓等多种蔬菜。该病发生早,传播快,为害重。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春秋战国的长期混乱结束于秦的统一,秦朝强盛而短暂,秦末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在政体上对秦多所承袭,但其立国精神却是承袭三代尤其是西周初年的;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混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