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近年来当代西方文论中的热点话题之一,是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所产生的独特的理论论述空间,对于研究当下蓬勃发展的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民族与性别----是理论界最具有活力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因此该理论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海内外学者的研究还存在空白与不足,尤其是缺少对这一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文力图在详实的资料分析基础上,以历史主义的方法,将其放到20世纪的大语境中,对该理论的整体风貌进行梳理,对其理论要点进行辨析,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继承、批判与应用。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一颇有争议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清理和统一,这是我们进行讨论的第一步;然后对其生成语境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了现实语境和理论语境两部分,其中现实语境侧重于分析产生于运动中的理论如何在运动的发展下促进其研究,而理论语境部分则重点分析了与之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思潮,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性观点看,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并不是导致产生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根源,但是其思想上很多方面都受到了二者基本概念的影响。解构主义则为她们的核心理念“差异的女性主义”提供了最根本的思想原料;最后则是对该理论的整体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介绍,从70年代的开端到80年代的成熟以及90年代中期以后的新动向,交代了最重要的事件、代表人物以及代表文章。根据这些理论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在世纪之交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新发展则是建立横向政治的跨国女性主义。
第二个重要部分则是讨论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首先突出这派理论的一个重要立场就是批判的哲学,她们是在多重边缘、多重压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对压迫体系感受最深的一群人,她们着重批判的是西方整体的知识生产机制,尤其是西方主流女性主义的错误。接下来分别介绍了该理论的三个关键词,也就是这派理论最错综交织的环节:后殖民女性主义与国/族、与性及女性主义的关系。最后则是介绍了她们的策略,策略性本质主义,不搞分离主义的妇女主义,以及建立横向政治的跨国女性主义。对后殖民女性主义进行全面的梳理为我们深度把握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建立“后殖民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体系”,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文学传统的问题,这是后殖民女性主义知识分子最初做出的重大努力,就是让这些女性作家的作品浮出历史的地表。然后就是几个重要的方面,形象批评,母题研究,叙事策略批评,以及诗学的建立及所遇到的问题等。这一部分是和文学批评实践结合最多的一部分。在梳理了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创新与贡献之后,本文进一步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在结语部分指出其思路中存在的矛盾和盲点,以及因此所遭受到的质疑,这些都是需要随着实践而进行深化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