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镇“三生”空间的功能共生测度及优化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一系列关于“三生”空间利用的问题。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三生”空间共生和谐发展,成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部分。城镇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情况愈发广泛。运用共生理论,测度城镇间“三生”空间的功能共生关系对今后“三生”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鉴于此,本文在探究“生产—生活—生态”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建立了“三生”空间分类与评价体系。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对永川区2005-2017年“三生”空间进行识别划分,总结分析每类空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其次,科学合理地建立“三生”空间的功能评价体系;综合评价2012-2017年永川区“三生”空间的功能指数整体情况及其变化情况,借助共生度模型,识别山地城镇间“三生”的功能的共生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识别研究区“三生”空间发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空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产空间以半生产空间为主,且2008-2012年缩减趋势明显,强生产空间主要聚集分布于中心城区及长江流域。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分布趋势相同,时空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张趋势。生态空间后期逐渐扩张,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生产空间扩张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且“东西向收缩、南北向扩张”。生活空间的扩张方向与生产空间相同,但更加向中心聚集。(2)通过对2012-2017年永川区“三生”空间功能指数的评价,发现该时期内,就生产功能指数而言,中心城镇和重点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城镇下降。生态功能指数方面,中心城镇有所下降,其余则变化不大,甚至部分上升。(3)在生产功能方面,2013-2017年永川区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间共生模式不同。主要包括正向非对称共生、正向偏利共生及反向对称共生关系。选取典型案例发现,呈现反向对称模式的两城镇职能高度重叠,阻碍了生产功能共生发展。在生活功能方面,2013-2017年永川区各城镇间在生活功能层面的共生模式基本为正向非对称共生、正向偏利共生,但影响程度不同。在生态功能方面,2013-2017年永川区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间共生模式不同,具体包括反向非对称共生、正向非对称共生等。(4)最后,基于“三生”空间格局及“三生”功能共生模式计算结果,针对典型案例提出立足于产业结构、用地布局、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优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是在研究“三生”空间及其功能时,基于共生理论,合理引入共生度测度模型和共生系数模型,对区域内不同等级城镇间“三生”空间的功能共生模式进行详细测度,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该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类似地区的“三生”空间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粮食作物从收获到被消费者购买,最后被消化系统所吸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粮食在包装方面存在问题或者储存方式不当,会造成微生物和储粮害虫的污染,从而影响粮食的营养价值,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优异的抗虫抗菌粮食包装,在粮食储存与流通环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论述了我国传统粮食包装的变迁及各自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3种粮食新材料包装,包括高阻隔抗菌包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