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连消痤散外用对兔耳痤疮模型GSTA1、血清P物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ulz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现代医学和动物实验学,在兔耳上建立痤疮模型,研究GSTA1在痤疮发病过程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p物质的含量,从而进一步研究并揭示丹连消痤散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实验药物高剂量组、实验药物中剂量组、实验药物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按照各组方案造模后,给予相应干预治疗,观察兔耳造模处皮肤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STA1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酶免法测定血清P物质的含量。结果:1.在外观上看,各组兔耳痤疮模型在给药后均有明显改善。2.在GSTA1指标中,空白组、模型组与其他五组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有意义(P(27)0.01);阳性对照组与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27)0.05),与丹连消痤散与高、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29)0.05);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相比与丹连消痤散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27)0.05),表明丹连消痤散与克痤隐酮凝胶对GSTA1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下调作用,且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优于克痤隐酮凝胶(P(27)0.05)。3.SP指标中:空白组与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27)0.05),对比其余各组,SP的含量明显不同(P<0.01);模型组与其余5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1);阳性对照组与实验药物高、低剂量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29)0.05),与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丹连消痤散中剂量组与丹连消痤散高、低剂量组均差异显著(P(27)0.05)。表明丹连消痤散中剂量在下调SP含量方面优于克痤隐酮凝胶疗效。结论:1.丹连消痤散外用给药可以明显缓解和改善痤疮所造成的皮损改变。2.丹连消痤散可以干扰GSTA1蛋白表达水平,证明降低GSTA1是干扰痤疮的发展进程的一个作用机制。3.丹连消痤散能够下调SP含量,从而抑制痤疮炎症发展,证明降低SP的蛋白表达是治疗痤疮的一个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株高是实现油菜优质高产育种目标中重要株型性状,也是影响油菜倒伏的因素之一。油菜倒伏后对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适当降低株高可减少倒伏风险,
发展内陆核电是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战略决策,保障核电安全是未来内陆核电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作为评证核电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非岩性桩基条件下核电厂
背景:氧化锆生物陶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佳,但无骨诱导活性,尽管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生物学活性优异,但其脆性较大,不适宜承重骨组织的替代。鉴于此,将两种材
目的:观察火刃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既定各项标准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对照
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中,Zr合金包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气导致爆炸从而引发严重事故。发展新一代事故容忍性核燃料包壳管成为研究热点,SiC_f/SiC具有低的中子吸收截面、耐辐照、耐高温、高导热、高比强度以及高比刚度、抗热冲击等优异性能,成为理想的核燃料包壳材料。目前SiC_f/SiC包壳管的制备与端口连接/封装技术是制约其应用到压水反应堆上的关键难题。本文主要研究SiC_f/SiC复合材料核燃料包
超级电容器因具有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又兼具稳定性优良,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国防军工、通讯电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是影响超
伴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众所周知,燃油的雾化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衡量雾化质量好坏的最直接的方法是测量雾化液滴的尺寸分布曲线,包括液滴尺寸的PDF曲线、液滴尺寸数目的累积体积曲线以及平均直径、特征直径等雾化特性参数。本文主要是在学校喷雾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对课题组喷雾试验得到的大量
锂二次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随着社会与产业需求的不断发展,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i1+xAlxTi2-x(PO4)3(LATP)是一
燃煤电厂烟道气中的NOx和SO2给大气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传统的工业烟气脱硝和脱硫工艺存在投资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等问题。生物同步脱氮脱硫技术以其低成本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湘江中游沉积物中Pb、Cd的总量和赋存形态的含量,湘江底栖铜锈环棱螺体内Pb、Cd的含量与分布情况,并对铜锈环棱螺中Pb、Cd含量与沉积物中Pb、Cd含量进行关联性研究,人工对铜锈环棱螺进行Pb、Cd胁迫试验,研究重金属胁迫下铜锈环棱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情况,同时,分离纯化铜锈环棱螺肠道内耐Pb、Cd微生物,探讨铜锈环棱螺对重金属的耐受和解毒机制,揭示铜锈环棱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