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以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样地近30a“栽针保阔”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不同透光抚育强度对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的影响效果,综合定量评价不同经营措施的恢复效果,以便为科学经营次生林及恢复地带性植被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不同透光抚育强度对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树种组成结构具有影响。郁闭度0.6、0.4、0.2的长白山样地,红松重要值逐渐增加(29.5%-66.4%),形成了红松占优势,紫椴、春榆等伴生的针阔混交林。随着透光强度增大(弱、中、强),张广才岭样地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红松占绝对优势地位(45.8%-62.9%),其它阔叶树种(蒙古栎、黑桦、紫椴等)占次要地位的针阔混交林。各保留郁闭度0.6、0.4、0.2的小兴安岭样地,红松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24.6%-51.8%),均形成了以红松为优势种,蒙古栎和黑桦为亚优势种,山杨、白桦或紫椴为伴生种的红松阔叶混交林。②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建群种红松径级分布随郁闭度的不同存在差异。郁闭度0.6、0.4、0.2的长白山样地,红松小径级林木比例逐渐降低(94.04%-43.83%);中径级林木比例逐渐提高(5.96%-56.17%)。随着透光强度增大,张广才岭样地红松小径级林木比例呈递减趋势(92.71%-69.90%);中径级林木比例呈递增趋势(7.29%-30.10%)。各保留郁闭度小兴安岭样地,群落建群种红松小径级林木比例不断减小(89.9%-81.4%);中径级林木比例不断增大(10.1%-18.6%)。③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下层红松阔叶混交林蓄积生产力随透光抚育强度不同呈规律性变化,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郁闭度0.6、0.4、0.2的长白山样地,下层林木蓄积生产力依次为0.95、1.43、2.60m3/a·hm2;随着透光强度增大,张广才岭样地下层林木蓄积生产力依次为0.88、1.39、2.84m3/a·hm2;各保留郁闭度小兴安岭样地,下层林木蓄积生产力依次为1.57、1.89、2.83 m3/a·hm2。蓄积生产力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进一步经LSD检验可以得出,各样地蓄积生产力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④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建群种红松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与透光抚育强度存在密切关系,随郁闭度降低呈上升趋势。郁闭度0.6、0.4、0.2的长白山样地红松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依次为0.20、0.29、0.39cm/a和0.16、0.23、0.29m/a;随透光强度增大,张广才岭样地红松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依次为0.27、0.33、0.39cm/a和0.28、0.30、0.36m/a;各保留郁闭度小兴安岭样地红松胸径年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24、0.29、0.32cm/a和0.25、0.30、0.33m/a。经方差分析得出,红松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经LSD检验可见,各样地不同透光抚育强度下红松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差异显著。⑤东北林区“栽针保阔”红松林植物多样性随透光强度的增加呈现有规律变化。郁闭度0.6、0.4、0.2的长白山样地,郁闭度0.4时群落植物多样性最高;沿不同郁闭度梯度,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也都有所差异。随着透光强度变化,张广才岭样地植物多样性,中度透光强度最高,弱度次之,强度最低,其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基本呈同样变化趋势。各保留郁闭度小兴安岭样地,其群落、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植物多样性均呈郁闭度0.4>郁闭度0.6>郁闭度0.2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