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康是一种社会模式,是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从邓小平同志的“建立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同志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胡锦涛同志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伟大的创造性探索。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们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于是在本世纪初,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使得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又上升到新的高度。这意味着全面小康社会将是高水平的、更全面的且均衡发展的小康。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尤其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因素,考虑未来人口的变动发展趋势及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借鉴公共管理的运作思路,认识、研究和探索了人口发展与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结合南京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情况,根据南京市更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探讨在南京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人口发展所起到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以及南京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变迁趋势等对南京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结果将对如何构建南京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提出相应的人口对策,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控制人口总量,扩大南京城市环境承载容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性别比;缩小贫富差距,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劳动力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