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和体内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源于脐血的造血干细胞因具有干细胞含量丰富且扩增能力强、免疫原性低、采集方便和对供体无害等优势,在未来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单份脐血体积小,其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较少,难以满足成年患者的治疗需要,严重制约了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为突破这一瓶颈问题,人们力求通过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方法来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并尽可能维持其良好的生理功能,而体外培养技术的关键在于模拟体内造血微环境。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作为体内造血微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子,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但目前其应用策略仍无统一标准,导致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难于标准化、规模化,且扩增后的细胞数量及质量参差不齐。为此,本文首先考察SCF添加剂量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SCF消耗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认识SCF剂量与细胞扩增数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SCF添加时序,期望建立一种简易有效的SCF添加策略。同时,以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e/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NOD/SCID)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考察SCF添加策略对扩增造血干细胞体内植入和多系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评价其体内生理功能的维持和变化。最后,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对应SCF添加策略扩增的造血干细胞中与SCF作用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因子的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体外培养过程中SCF调控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从而为优化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通过设置0、5、50和500 ng/ml四个SCF剂量,分别从总细胞扩增倍数、CD34+细胞和CD34+CD38细胞含量的维持和各系细胞组成等方面考察了SCF剂量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SCF剂量在0~50 ng/ml范围内时,总细胞扩增倍数与SCF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增加SCF剂量可以提高总细胞扩增倍数,但超过50 ng/ml之后,再提高SCF剂量则不能继续增加总细胞数量。同时,SCF剂量的提高导致培养体系中CD34+细胞和CD34+CD38细胞含量的下降速率加快。因此,综合考虑SCF剂量对总细胞扩增及造血干细胞含量维持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本文研究条件下适宜的SCF剂量为50 ng/ml。进一步分析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SCF消耗等动力学参数,发现较高剂量的SCF可以促使细胞快速启动增殖并获得较高的比生长速率,同时还有利于延长细胞的增殖时间。此外,发现细胞比生长速率与SCF比消耗速率在培养初期(0-4 d阶段)呈正相关,表明培养初期是SCF促进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状态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只有当SCF比消耗速率大于0.15 pg/(cell×day)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细胞比生长速率,此时对应的SCF剂量为50 ng/ml。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针对SCF添加时序设计了不同的SCF添加策略,并考察其对总细胞扩增倍数、CD34+细胞和CD34+CD38"细胞含量维持、各系细胞组成和扩增后CD34+细胞的二次扩增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发现仅在起始培养基中一次性添加SCF所获得的细胞扩增效果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定期多次添加SCF的常规培养策略相近,因此基于SCF消耗的细胞得率由(12.2±5.2)x103 cells/ng SCF大幅提高到(44.2±24.5)×103 cells/ng SCF,显著降低了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的经济成本,并使培养操作更为简易。进一步以NOD/SCID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和评价该SCF添加策略所扩增的CD34+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植入及多系造血重建能力,发现该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可以在小鼠体内成功植入并进行多系造血重建,但其植入水平和植入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均有所下降,说明体外培养过程中适量补加SCF对维持扩增CD34+细胞的体内生理功能仍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理解和认识体外培养过程中SCF添加策略对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针对仅在初始培养时一次性添加SCF和定期多次添加SCF这两种策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所扩增的CD34+细胞中由SCF介导的PI3K-AKT和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了分别有68和64个基因与新鲜CD34+细胞呈差异表达,采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软件分析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造血干细胞增殖和运动特性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SCF可通过PI3K-AKT和JAK-STAT这两条信号转导途径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PI3K-AKT途径中的BTK以及JAK-STAT途径中的CSF1R和IL4R对造血干细胞增殖起正调控作用;而PI3K-AKT途径中的NFKBIA以及JAK-STAT途径中的MPL和IFNG对造血干细胞增殖起负调控作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共同作用导致细胞增殖能力被激活。由于这些基因在两种SCF添加策略所扩增的CD3矿细胞中表达水平相近,说明两种SCF添加策略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的效果相似。此外,扩增的CD34+细胞在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中共有23个基因与细胞的运动特性调控相关,其中,两组中均有14个基因起正调控作用、4个基因起负调控作用,它们在两种SCF添加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中的差异表达的结果均导致细胞的迁移、趋化和归巢能力下降。在这23个基因中,TYK2、CXCL9、CCND1、GATA3和NOS25个基因在两种SCF添加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间呈差异表达,其中,TYK2、 CXCL9和CCND1对细胞迁移起正调控作用,在仅初始添加SCF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中,TYK2上调表达,而CXCL9和CCND1下调表达,IPA软件预测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仅初始添加SCF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的迁移和趋化能力低于定期添加SCF策略扩增的CD34+细胞。本文研究了SCF剂量和添加策略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及体内生理功能的影响,认识了SCF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关键分子与细胞增殖和运动特性的关系,为阐释体外培养体系中SCF调控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推动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全民阅读的角度对出版中的文库本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文库本特点,并结合我国文库本发行现状,进一步分析文库本对于推进全民阅读的启示,以求为我国全民阅读提供一条基于
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趋势已经涉及到各个学科,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讲,不仅要求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要将课堂改革应用到学生的实践学习当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
数学以其自身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成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①关注一日生活,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②利用生活实践,开发幼儿学习数学资
传统创新基地通常按单一学科布局,创新成果多为"竞赛导向、一次创新",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能力和机制。针对这一问题,瞄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
本文阐述了日本文库本的历史、流派、特色、影响、意义,并探讨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如何使中国的出版界和图书馆界借助文库本的形式获得双赢。
在声乐演唱中,声乐技巧必不可少,但不能忽略文化素养对演唱者的重要性。声乐演唱者要想成功地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必须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内涵呈现给观众。如果演唱者的文化底
对照国外汽车轮胎类产品安全认证的情况 ,简要介绍了中国轮胎产品认证委员会的概况、认证范围和程序及我国开展轮胎产品安全认证的工作情况。着重从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在行业
期刊
<正> 目前,日本数家大型出版社正在联手实施将多种难寻和绝版文库本数字化工程而为人瞩目。售缺和绝版文库本全文数据通过互联网下载和制成CD—ROM后进行有偿阅读,出版社既可
<正>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缘于神经活动过分敏感和后来形成的消极性自我防御机制。一般情况下,过于内倾和抑郁气质的人往往习惯于内向活动,特别在大庭广众
目的 对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病患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诊治的56例手外伤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基础护理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