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ilosophy--of--mind Approach to Euphemism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意指用一种温和的表达方式来代替那种不够“好听”的表达方式。自产生之日起,它就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在日常社会交际活动中,委婉语不仅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交际手段之一,而在语言交际中更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期学者对委婉语大多从定义、分类及美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描写性或规定性的研究。当代语言学派林立,众多学者,尤其是语义学家、语用学家、认知语言学家等,借用相应的理论对委婉语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方案,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创新性,也为以后委婉语的研究留下宝贵的财富。但是他们很少触及委婉语的生成和理解,所搜集的语料也是关于一些很老套的话题,例如被多次讨论的关于死亡,疾病,性,身体部位等,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在总结国内众多学者对委婉语研究的诸多观点基础之上,试图以新时期出现的委婉语为起点,在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框架内阐释委婉语为什么可能。   心智哲学是21世纪的第一哲学,是研究身心关系的哲学。与语言哲学不同,心智哲学不再将语言活动看作哲学直接面对的研究对象,而是把语言活动看作心智活动的反映,心智活动才是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语言是观察心智的“窗口”,通过这一窗口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人类心智如何运作。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在“语言”上有交汇点,因此我们可以汲取心智哲学中可以用于语言研究的积极成果,使语言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徐盛桓在心智哲学和语言研究的探索中提出语言运用的三个假设:   (1)语言最基本的性质是:语言是基于心智的。   (2)感觉知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3)语言表征的是心理表征。   本文正是基于这三个假设,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在“委婉语研究的心智哲学分析框架”下对委婉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心智活动进行描述,进而从心智层面,主要借助意向性、心-物随附性、感受质三个概念,揭示委婉语得以应用的原因。本研究大致从两部分展开:生成过程和理解过程。生成过程又分为关指过程和选择过程。   整个过程如下:   第一、意向性对语言运用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对委婉语也是如此。它是说话者头脑里一系列心智活动的起点,决定了说话人的意向态度(例如,在运用委婉语时是避讳)和意向内容(需要避讳的物理事件)。否则,我们将无法进行涉世的活动,更不用说委婉地交际了。   第二、众所周知,对于同一个“真实词语”,一般来说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委婉语来替代它,但是说话者通常只选择一个替代词来达到委婉的目的。那么,这个选择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具体来说,哪种变量在说话者选择替代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答案与心-物随附性有很大的关系。心-物随附性是人们头脑里的一项重要的心智过程。一言以概之:“真实词语”的心理属性决定了说话者选择某一个委婉语来实现交际目的;该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但又受说话者自由意志的影响,从而在说话者头脑里涌现出一种具有委婉新质的表达,即委婉语。   第三、听者是怎样理解这些“委婉词”的?从这样的词语里能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意?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借助于感受质。感受质是心理状态的一种情形,其产生是基于心-物随附性这一心理过程。整个理解过程如下:委婉词的心理属性使得听话者产生某种感受意,引发某种积极肯定和向上的感觉。   总之,意向性、随附性、感受质是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借助这些理论,我们能够在心智哲学的框架下对委婉语的产生和理解机制给出清晰的阐释。
其他文献
期刊
作为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和国家政治立场与观念的传声筒,政治语篇在国际政治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政治语篇中的许多概念抽象而深奥,故此大量的隐喻被运用于其中以诠释这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在美国多次获奖,而她本人也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欧茨是个勤奋多产的作家,她出版过大量长篇小说、短篇
期刊
天气预报指导人们安排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天气预报具有很强的信息性,我们习惯性地只关注天气预报的实用价值,却很少
《黑龙江省煤炭矿业权审批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出台,黑龙江省将全面开展煤炭探矿权、采矿权的受理、审查、配号、发证等审批等级和出让管理工作,切实推行国家的相关试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陌生化”理论由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于1917年在其著名的论文《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纲领性论文。
记得2004年刚进大学,电视编导课老师语重心长的强调直播带来的现场感对于电视的重要性,以至于直播的节目一定要在右上角打上“直播”二字。十几年一晃而过,网络直播不仅进一
苏珊·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译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她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她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文化翻译观的内容。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