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和激光增材制造相比,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因为采用具有高导电性等离子体特性的弧光加热熔化材料,沉积效率更高,更加适用于大型构件制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因为电弧等离子弧柱加热面积大,能量相对分散,存在表面粗糙、二次机加工量大、复杂结构制造困难的问题。电弧增材制造和机械铣削减材的复合制造(HWMM)能够通过两者的交替加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机器人灵活度高、空间扩展性好,能够更好地发挥HWMM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激光增材制造相比,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因为采用具有高导电性等离子体特性的弧光加热熔化材料,沉积效率更高,更加适用于大型构件制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因为电弧等离子弧柱加热面积大,能量相对分散,存在表面粗糙、二次机加工量大、复杂结构制造困难的问题。电弧增材制造和机械铣削减材的复合制造(HWMM)能够通过两者的交替加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机器人灵活度高、空间扩展性好,能够更好地发挥HWMM的技术优势。但在本文开展工作之前,HWMM研究基本以数控机床为主,未发现有基于机器人的公开报道。为此,本文以Al5Si铝合金和AZ31B镁合金为对象,开展了HWMM研究,探索了电弧增材制造、铣削减材两种工艺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薄壁墙形貌特征、表面残余应力和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起弧面铣削加工对Al5Si HWMM试样形貌特征的影响规律,发现当铣削厚度为0.4-1.2 mm时,HWMM试样侧壁表面成形精度优于电弧增材制造,表面粗糙度(Ra)和加工余量最大可分别减小22.9%和31.6%。研究发现起弧面加工与否对电弧形态没有影响,因此,侧壁表面成形精度和电弧弧光特性没有直接关联,主要决定于熔流特征,其提升机理为:当起弧面被铣削为平面以后,液态熔池流动由沿弧面快速下淌转变为向两侧铺展后回流,减缓了液态金属在试样轮廓边缘的波动。设计了能够避免液态金属对已铣削加工面破坏,避免重复加工的预留层结构,得到了铣削预留量和侧壁铣削参数的优化范围。在优化范围内,薄壁墙Ra最小为3.5±1.1μm,接近半光面8级水平。针对HWMM这种动态结构铣削加工极易出现颤振现象,加工过程不稳定的问题,建立了HWMM有限元模态参数仿真模型,发现随着沉积总高度的增加,试样固有频率值下降,两者呈相对生长模型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刚性刀具-柔性工件”铣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绘制了能够快速预测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窗口的稳定域动态叶瓣图,并通过随机选取的参数证明了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其次,基于提升固有频率拓宽工艺窗口的原理探讨了支撑结构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套基于稳定域仿真和支撑结构辅助的HWMM铣削方案。该方案能够快速确定并拓宽铣削加工的优化工艺窗口,提高成形精度和加工效率。探索了铣削加工对Al5Si铝合金HWMM试样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发现侧面铣削加工对HWMM试样底部表面残余应力没有影响,但是对中部和顶部表面残余应力有显著影响,两者随着铣削宽度(ae)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分别可达1MPa和22 MPa(ae为0.4 mm),比电弧增材制造降低93%和增加44%。铣削加工有助于减少试样表面残余应力梯度。在本文条件下(ae为0.6 mm),沿进给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梯度可减小到0.17 MPa/mm,比电弧增材制造减少了9.8%。根据增材制造纵向应力场瞬态演变过程和切削力诱发残余应力生成机理发现HWMM表面残余应力降低的机制在于:铣刀与铣削面之间的挤光效应产生的铣削压应力抵消了增材制造的初始残余拉应力,并形成新的平衡状态。研究发现铣削加工对Al5Si铝合金HWMM试样的组织特征和拉伸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缩短了熔合线间距(垂直方向),导致试样具有更多的熔合线,从而增加了易断裂区域,降低了垂直方向试样的拉伸性能,增加了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各向异性。当铣削厚度为0.8-1.6 mm时,HWMM抗拉强度各向异性从电弧增材制造的1.0%增大到8.3%,延伸率各向异性由7.7%增大到23.1%。提出并开展了AZ31B镁合金HWMM铣削稳定性研究,所建立的稳定域仿真模型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稳定域动态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因此相关理论和模型可拓展至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镁合金HWMM试样在稳定域内进行铣削时的振动响应幅值是铝合金的43.2%,具有更好的铣削特性。其主要原因在于镁合金阻尼减振性能更好,减震系数更大,能够在铣削过程中更好地吸收振动冲击,抑制不稳定非线性振动。
其他文献
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经历了从长征结束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再到延安整风直至党的七大等为主要标志的党中央权威巩固完善发展的过程,核心逻辑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延安时期党的事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党的领导核心的确立与巩固、科学的指导思想、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纪
在全脑尺度获取神经元精细结构,对解析复杂的大脑神经环路至关重要。近年来光学成像已成为获取介观神经元网络连接的重要手段。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能够以微米体素分辨率成像小鼠全脑范围的脑连接,实现全脑范围单纤维的重建。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化学层析成像,通过控制样本荧光蛋白的荧光淬灭和重激活,仅将样本的表层点亮至亚微米厚度,能高通量、高分辨率地获取小鼠全脑三维荧光图像,在解析介观神经环路精细连接中得以应用。
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也能维持高水平糖酵解代谢,此现象称为有氧糖酵解或瓦堡格效应。该途径为实体瘤细胞生存和生长提供更多能量和代谢中间产物,并且通过重塑微环境促发肿瘤浸润和转移。前期研究发现信号诱导增殖相关分子SIPA1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乳腺癌转移,本研究针对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代谢的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⑴发现SIPA1可以增强乳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并抑制线粒体活性。通过分析GSE9
中国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绿色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等各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途径,驱动农业固碳减排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以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内的碳输入和碳输出以及碳在园内各区
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因其在光学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所表现出的广阔应用前景而备受科研人员的青睐。然而,当前对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生长方式由于成本高昂、工序复杂,难以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不仅如此,常规的二维材料表征方法也难以实现多功能、高效率的原位表征。同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类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本身的特性研究,而对基于过渡金属硫化物异质结的新型忆阻功能器件
膀胱癌是人体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如膀胱切除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免疫疗法等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存在肿瘤细胞远距离迁移、高复发率、以及对正常组织毒副作用等缺点,使得研发新型抗击膀胱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PPM-18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K类似物,目前发现其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抑制斑马鱼癫痫的发生及在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活力。然而,PPM-18是否像维生素K一样具有显
多模态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蕴含丰富的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析。从多模态MRI中分割出组织及病灶,将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MR图像的分割,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分割任务,以U-Net架构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来增强其特征提取能力,将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分割精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提出了新的深度特征
近年来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中,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认知失效是引发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情绪与精神疲劳等心理负荷是引起建筑工人认知环节失效、导致其选择不正确行为方式,进而引发施工安全事故、造成职业伤害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面向建筑工人情绪与精神疲劳等维度的心理负荷干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个体认知及安全行为科学、基于认知理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基于认知神经
拓扑物态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拓扑绝缘体和超导体在过去二十年中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拓扑物态的概念被推广到高阶。本文将介绍在高阶拓扑物态领域的三个工作。分别是:基于弱拓扑绝缘体实现高阶拓扑超导体;从Su-Schrieffer-Heeger堆叠中衍生出的高阶拓扑相;高阶拓扑绝缘体和超导体的一般性地构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弱拓扑绝缘体出发,考虑磁场和超导配对的相互作用,本文发现
化学合成中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破坏与持续威胁。学术界和化学制药行业已认识到偶极非质子溶剂和卤代溶剂大多不够绿色,是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科学家要“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因此,前人在过去十年发展了若干有毒有害有机溶剂“任务专一性”替代或最小化使用策略。但受困于诸多原因,前人发展的方法尚难以满足复杂有机反应的多样化需求。新一代化学家仍需发展操作性强、环境友好、